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痢疾护理方法/病因病机/辩证论治

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粘冻为主症的疾病。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以及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均属于本病范畴。

1、病因病机

外感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脾失健运,湿热邪毒壅滞大肠而下痢。

(1)外感时邪:湿热、疫毒之邪,侵及肠胃,湿热蕴蒸或邪毒弥漫,使气血受阻。与温热、疫毒丁搏结。腐化脓血而发病。因外邪所致的急性痢疾,多为温热痢或疫毒痢。

(2)内伤饮食:饮食不节,或误食不洁之物,或平素喜食肥甘厚味、生冷瓜果,损伤脾胃,使湿热内蕴或寒温滞留而发病。

2、辩证论治

本病初起多为实证、热证,治宜清热化湿解毒,兼以调气行血导滞,忌用收涩。若下痢日久,脾胃虚寒,则需温中理脾。若下痢时发时止,终年愈,则应扶正祛邪为法。

(1)湿热痢:

证候: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有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行气导滞。

主方:芍药汤、葛根芩莲汤。

(2)疫毒痢:

证候;发病急骤,壮热口渴、腹痛剧烈、便下紫红色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脓血或血水,甚至神昏痉厥。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严重者可出现四肢厥冷,面色苍白或青灰,大汗淋漓,呼吸喘促,脉细弱等虚脱危象。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

主方:白头翁汤。

(3)寒湿痢:

证候:下痢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为白冻,腹中隐痛,里急后重,畏寒倦怠。饮食无味,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化寒湿。

主方:温脾汤、胃苓汤。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4)虚寒痢;

证候;下痢稀薄,兼有白冻,甚至滑脱不禁,腹中隐痛,四肢不温、腰痛怕冷,食少神疲,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温补脾胃,收涩固脱。

主方:桃花汤。

(5)休息痢;

证候:下痢时发时止,适延难愈,饮食减少,倦怠嗜卧,发作时腹痛肠鸣,临厕时里急后重,便次不多,夹杂赤白、粘冻,舌淡苔腻,脉濡数或细数。

治法: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

主方:真人养脏汤。

3、辩证施护

(1)一般护理

①本病多具传染性,要做好消化道隔离与消毒工作,处理好排泄物。

②饮食强调清淡、少油少渣、稀软,少纤维素为原则。

③观察便痢的次数、量、性状、必要时正确留取大便,及时送检。

④痢下频数者,注意保持臀部清洁。久痢脱肛者便后温水洗净,以油纱布轻轻托回还纳后,吊带固定。

(2)湿热痢;

①一般护理。

②中药汤剂宜空腹温服,有恶心呕吐者,宜少量多次分服。

③督促病人多饮温开水或绿茶水、淡盐水,补充体液,以防津伤。

④饮食宜素半流食,忌辛热、肥甘、炸煎食品。

⑤可用温生理盐水清洁灌肠,促进毒邪排出或可予清洁灌肠后,再以白头翁、黄柏、黄连煎液作保留灌肠,作局部治疗用药。

⑥出现厥脱症状时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救治。

(3)疫毒痢:

①一般护理。

②清热凉血解毒中药宜偏凉服用。

③因病情危重,变化迅速,应密切观察病情,作好记录,必要时及时报告医生。

④高热无汗可用物理降温法,以及药物积极退热,防止发生热痉、热厥、高热神昏等险证。

⑤针刺曲池,以及十宣,少商穴,也可用三棱针刺放血,降温退热。

⑥邪毒内闭者下痢不多,甚或无便者,应做清洁灌肠,使肠内邪毒排出。

⑦发生“热痉”“热厥”时,按“痉证”“厥证”护理。

⑧暂禁食,通过静脉给予营养及补液。病情好转后改素流食、素半流食,忌食油腻、肥甘、辛辣或油炸食品。

(4)寒湿痢:

①一般护理。

②注意卧床休息,腹部保暖。给予阳和膏加肉桂、丁香粉少许贴敷脐部。

③宜素半流食,适当食用些酱姜、生蒜等有益,忌生冷食品。

④针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可加灸。温中散寒、止痛和中。

⑤中药汤剂宜饭前温热服下;恶心者可少量多次分服。

寒虚寒痢:

饮食以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宜进温补脾胃之品,如山药、糯米、红枣等。

(6)休息痢:

①发作时参照“湿热痢”、“寒湿痢”护理内容。

②平时重视饮食调养、生活起居,适应气候节气变化,防止复发。

③恢复期坚持服药、巩固疗效。

4、养生指导

(1)讲究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消毒,餐具应定期消毒,蒸煮法均可。

(2)饮食有节,定时定量,病愈后仍应注意食物宜细软富营养、易消化。忌用油腻、肥甘、辛辣刺激之品。

(3)血我按摩保健:早、晚按摩1次,取穴中脘、天枢、内关、阳陵泉等,有助于健运脾胃、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加体质。

(4)发现大便异常,或恶心、呕吐、腹痛时,及时就医诊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