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病理学 > 正文

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临床病理

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又称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病变特点为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和系膜增生。又称为低补体血症性肾小球肾炎。

(一)病理变化

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系膜区增宽,其间常有数量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增生的系膜组织逐渐向周围毛细血管伸展,侵入毛细血管基底膜与内皮细胞之间,使毛细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多,增生的系膜组织侵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增厚,腔狭小,肾小球丛呈分叶状

银染法:增厚的毛细血管壁呈车轨状或分层状。

电镜:可见肾小球系膜增生,毛细血管基底膜不规则增厚。肾小球内有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根据沉积物的部位,可将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分为3型:

(二)临床病理联系

肾小球内大量C3沉积,说明肾炎发病过程中大量补体被消耗,故病人血清补体降低。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早期病变:主要在系膜,血管壁变化较轻,症状不明显,或仅有轻度蛋白尿或血尿。

病变发展:侵犯毛细血管壁可引起肾病综合征。

晚期:系膜硬化,肾小球毛细血管腔狭小或阻塞,肾小球纤维化,肾小球血流减少,可导致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

(三)结局

病变为慢性进行性,病程长,对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短暂或不明显,可逐渐发展为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