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临床医学检验职称 > 微生物与寄生虫 > 正文

白喉棒状杆菌简介

  1.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染色

  白喉棒状杆菌菌体细长略弯,末端膨大呈棒状,常分散排列成“V”或“L”形,无菌毛、鞭毛和荚膜,不形成芽胞。革兰染色为阳性,用美蓝或奈瑟染色,在胞体内可见深染的异染颗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致病物质主要为白喉外毒素。白喉外毒素为棒状杆菌β-噬菌体tox基因表达产物,可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干扰蛋白质的合成。白喉棒状惟一能引起人类白喉,白喉的临床表现为鼻咽部急性炎症和形成假膜,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主要是心肌炎)。

  3.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白喉的微生物学检查,包括病原菌的分离和毒力鉴定。从咽部采集标本,用革兰、美蓝或奈瑟染色后镜检,同时接种于吕氏血清斜面和亚碲酸钾鉴别培养基,观察菌落形态(呈黑色菌落)。细菌分离后再行毒力鉴定以区别产毒株和非产毒株。白喉已被列为我国计划免疫预防疾病。应用白喉类毒素或白百破三联疫苗按程序进行主动免疫预防,对密切接触者予以注射白喉抗毒素进行被动免疫预防,大剂量白喉抗毒素还可用于白喉患者的早期治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锡克试验

  是调查人群对白喉是否有免疫力的皮内试验,其原理是外毒素和抗毒素的中和反应。皮内注射毒素后24~48h反应阴性时,说明体内有抗毒素,对白喉有免疫力。皮肤出现红肿等阳性反应时表明体内无抗毒素,无免疫力。另外,锡克试验尚可用于检查白喉预防接种后的免疫效果。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检验职称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4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