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传染病学 > 正文

伤寒的临床特点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伤寒典型患者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

  (一)初期

  相当于病程第1周。病多缓起,体温呈阶梯状上升,于5~7日达39.5℃或以上,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等。部分患者出现便秘或腹泻。

  (二)极期

  相当于病程第2~3周。其主要表现如下:

  1.高热体温转为稽留高热:一般持续约半个月,但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长达1~2月。近年来,由于早期不规律使用抗生素或激素,使得弛张热及不规则热型增多。

  2.神经系统中毒症状:患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耳鸣、听力减退。重者可有谵妄、昏迷。合并脑膜炎时,可出现脑膜刺激征。

  3.皮疹:约半数患者在病程第1周末于前胸、腹部出现淡红色丘疹(玫瑰疹),直径达2~4mm,压之退色,散在分布,量少,一般仅数个至十数个,多在2~4日内消退。

  4.相对缓脉:20%~73%的患者体温高而脉率相对缓慢,部分患者尚可出现重脉。并发中毒性心肌炎时,相对缓脉不明显。

  5.肝脾肿大:半数以上病人于起病1周前后脾脏肿大,质软;部分患者肝脏亦肿大,且可伴ALT升高,个别病人出现黄疸。

  6.消化系统症状:腹胀、腹部不适、右下腹压痛、便秘或腹泻等。

  (三)缓解期

  相当于病程第3~4周。体温开始波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下降,各种症状逐渐减轻,脾脏开始回缩。但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及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提高警惕。

  (四)恢复期

  相当于病程第4周末开始。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常旺盛,但体质虚弱,一般约需1个月完全康复。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