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临床操作指导 > 正文

硝酸酯对血管的作用及细胞学作用机制

  (一)血管作用

  不同剂量的硝酸酯类药物作用于血管可产生不同的效应。

  (1)小剂量:扩张容量血管(静脉),使静脉回流减少,左室舒张末压下降(LVEDP)

  (2)中等剂量:扩张传输动脉(例如:心外膜下的冠状动脉)

  (3)大剂量:扩张阻力小动脉,可降低血压。虽然容量血管的明显扩张也可影响血压,但阻力小动脉的扩张影响血压更明显。

  在冠状动脉造影时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有时未见明显的冠脉扩张。遵循伯肃叶公式:Q=πr48nL(P1-P2),Q:流量;r:管腔半径;L:管腔长度;P1-P2:管腔两侧压差,管径和血液的流量的变化并非呈简单的倍数关系,而成4次方关系;半径增加:1→2,血流量增加:1→16,血管阻力下降:1→1/16.因此,冠状动脉血管半径实际上增加的幅度虽然较小,而血流量增加的幅度却很大,如冠状动脉血管半径增加:1→1.1,血流量增加:1→1.46,血管阻力下降:1→0.73.这样小的管径增加冠状动脉造影不容易显示,而血流量增加了近50%.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细胞学作用机制

  硝酸酯在血管平滑肌与细胞内SH基结合,产生EDRF(NO),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鸟苷酸(cGMP)生成增加,后者又促使平滑肌Ca离子内流减少,血管平滑肌松弛使血管扩张。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