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妇科 > 正文

经间期出血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之时,出现周期性的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经间期出血”。

  一、应与经间期出血鉴别的疾病

  1.月经先期 月经先期的出血时间非经间期,个别也有恰在经间期这一时间段出现周期提前,经量正常或时多时少,基础体温由高温下降呈低温开始时出血;而经间期出血较月经量少,出血时间规律地发生于基础体温低高温交替时。

  2.月经过少 月经过少的周期尚正常,仅量少,甚或点滴而下;经间期出血,常发生在两次月经的中间时期。

  3.赤带 赤带排出无周期性,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发作,可有接触性出血史,妇科检查常见宫颈糜烂、赘生物,或子宫、附件区压痛明显;医学教育网整理经间期出血有明显的周期性,一般2~3天可自行停止。

  二、病因病机

  1.肾阴虚 禀赋不足,天癸未充,或房劳多产伤肾,或思虑过度,欲火偏旺,以致肾阴偏虚,虚火耗精,精亏血损,于氤氲之时,阳气内动,虚火与阳气相搏,损伤阴络,冲任不固,因而阴道出血。若阴虚日久耗损阳气,阳气不足,统摄无权,血海不固,以致出血反复发作。

  2.湿热 常因情怀不畅,心肝气郁,克伐脾胃,不能化水谷之精微以生精血,反聚而生湿,下趋任带二脉,蕴而生热。复加经间阳气内动,引动内蕴之湿热,医学教育网整理热扰冲任子宫,以致出血。

  3.血瘀 体质素弱,复因经产留瘀,瘀阻胞络,或因七情内伤,气滞冲任,久而成瘀,值氤氲之时,阳气内动,血瘀与之相搏,瘀伤血络,血不循经,以致出血。

  三、辨证论治

  1.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两次月经中间,阴道少量出血或稍多,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腰酸,夜寐不宁,五心烦热,便艰尿黄;舌体偏小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阴,固冲止血。

  主方: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加减一阴煎。

  2.湿热证

  主要证候:两次月经中间,阴道出血量稍多,色深红,质黏腻,无血块。平时带下量多色黄,小腹时痛;神疲乏力,骨节酸楚,胸闷烦躁,口苦咽干,医学教育网整理纳呆腹胀,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弦或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固冲止血。

  主方: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3.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间期出血量少或多少不一,色紫黑或有血块,少腹两侧或一侧胀痛或刺痛;情志抑郁,胸闷烦躁;舌质紫或有紫斑,脉细弦。

  治法:化瘀止血。

  主方:逐瘀止血汤。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