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 comment not closed, line number is 3          
        
      
        
          				
              一、概述
  1.概念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本身可引起一系列症状,长期高血压更可以影响重要脏器尤其是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导致脏器功能衰竭。高血压指收缩压或舒张压高于正常或两者都高。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即症状性高血压)两大类。
  2.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定义为: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mmHg)
| 类别 | 收缩压 | 舒张压 | 
| 正常血压 | <120 | <80 | 
| 正常高值 | 120~139 | 80~89 | 
| 高血压 | ≥140 | ≥90 | 
| 1级高血压 | 140~159 | 90~99 | 
| 2级高血压 | 160~179 | 100~109 | 
| 3级高血压 | ≥180 | ≥110 |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140 | <90 | 
  3.病因及危险因素
  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及基因因素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2)环境因素
  饮食中高盐、钾、钙摄入不足;体重超重、中度以上饮酒、胎儿营养不良、交感神经活性亢进。
  4.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
  危险度的分层可以血压水平结合危险因素及合并的器官受损情况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和极高危险组。治疗时不仅要考虑降压,还要考虑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的预防及逆转。
  高血压病的危险分层
| 危险因素和病史 | 血压水平 | 
| 1级 | 2级 | 3级 | 
| Ⅰ.无其他危险因素 | 低危 | 中危 | 高危 | 
| Ⅱ.1~2个危险因素 | 中危 | 中危 | 极高危 | 
| Ⅲ.≥3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 | 高危
 | 高危
 | 极高危
 | 
| Ⅳ.并存临床情况 | 极高危 | 极高危 | 极高危 | 
| 危险因素 | 靶器官损害 | 合并的临床情况 | 
| 1.男性>55岁 2.女性>65岁
 3.吸烟
 4.血脂异常:TC[MS1]≥6.1mmol/L(240mg/dl),或LDL>3.3mmol/L(130mg/dl),或HDL<1.0mmol/L(40mg/dl)
 5.腹型肥胖:腰围男≥85cm,女≥80cm
 6.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7.C反应蛋白(CRP)≥1mg/dl
 | 1.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X线) 2.颈动脉超声IMT(内膜中层厚度)≥0.9mm,或周围血管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3.血清肌酐轻度升高:
 男115~133μmol/L(1.3~1.5mg/dl)
 女107~124μmol/L(1.2~1.4mg/dl)
 4.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24h,白蛋白/肌酐比:男≥250mg/g,女≥355mg/g
 | 脑血管疾病 1.缺血性卒中
 2.脑出血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心脏疾病
 1.心肌梗死
 2.心绞痛
 3.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4.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脏疾病
 1.糖尿病肾病
 2.肾功能受损:血清肌酐男>33μmol/L1.5mg/dl),女>124μmol/L(1.4mg/dl)
 3.蛋白尿
 4.肾衰竭:血肌酐>177μmol/L(2.0mg/dl)
 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198mg/dl)
 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外周血管疾病
 | 
  根据血压水平分类和影响预后的因素对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危险进行分层:
  低危组:10年随访中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15%;
  中危组:10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约15%~20%;
  高危组:10年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约20%~30%;
  极高危组:10年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约≥30%.
  二、诊断依据
  1.在不同时间测量三次血压,均高于正常。
  2.除外症状性高血压。
  3.高血压分级、危险分层。
  4.重要脏器心、脑、肾功能估计。
  5.有无合并可影响高血压病病情发展和治疗的情况,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