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西医助理医师 > 答疑周刊 > 正文

2010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答疑周刊》第10期

Template comment not closed, line number is 2

  【内科学】

  1、下列可发生心室夺获的心律失常是()

  A.房性早搏

  B.室性早搏

  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房室传导阻滞

  正确答案:D

  学员提问:请解释下心室夺获?

  解析:正常人的心脏电传导是从心房经房室结下传到心室,室速时心室先激动,发出电冲动,一次电冲动后会出现一定时期的不应期,就是对其他电刺激无反应。心房下传的到达房室结时如果遇到心室不应期就不会激动心室(就是夺获心室),如果没遇到不应期,就会激动心室,如果正好遇到心室来的电冲动一起激动心室,就会产生两者融合。

  2、心绞痛发作时,首选的速效药物是()

  A.心得安

  B.硝苯地平

  C.硝酸甘油

  D.硝酸异山梨酯

  E.阿司匹林

  正确答案:C

  学员提问:为什么不是D?

  解析:硝酸甘油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特别是小血管平滑肌,使全身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减少,静脉回流减少,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解除心肌缺氧。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也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是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特效常用药品之一,它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短,舌下含化后1-2分钟起效,心绞痛既可缓解,作用持续时间一般为10-30分钟。硝酸异山梨酯血清浓度达峰时间在服药后1小时,一次用药作用持续2~4小时。吸收后的分布容积为2~4L/kg,清除率为2~4L/min,半衰期约1小时。起效较硝酸甘油慢。

  3、肺心病失代偿期多表现为()

  A.以右心衰竭为主

  B.低氧血症

  C.二氧化碳潴留

  D.全心衰竭

  E.肺水肿

  正确答案:C

  学员提问:为什么?医学教育网原创

  解析:肺心病功能失代偿期肺组织损害严重,引起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可导致呼吸和(或)心力衰竭。

  1)呼吸衰竭缺氧早期主要表现为紫绀、心悸和胸闷等,病变进一步发展时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出现各种精神神经障碍症状,称为肺性脑病。表现为头痛、头胀、烦躁不安、语言障碍,并有幻觉、精神错乱、抽搐或震颤等。动脉血氧分压低于3.3kPa(25mmHg)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超过9.3kPa(70mmHg)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更明显,出现神志淡漠、嗜睡,进而昏迷以至死亡。

  2)心力衰竭多发生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因此常合并有呼吸衰竭,患者出现气喘、心悸、少尿、紫绀加重,上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甚至呕吐等右心衰竭症状。体检示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心前区可闻奔马律或有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引起的收缩期杂音,杂音可随病情好转而消失。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房性心律失常,肝肿大伴压痛,肝颈反液压征阳性,水肿和腹水,病情严重者可发生休克

  4、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的发作过程中,首选()

  A.防止窒息、误伤

  B.静注地西泮

  C.口服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D.手术

  E.糖皮质激素

  正确答案:A

  学员提问:为什么不是C?

  解析:一般处理:对全面性强直一阵挛发作患者,要注意防止跌伤和碰伤;解松衣领及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毛巾、手帕或外裹纱布的压舌板塞入齿间,以防舌咬伤。抽搐时不可过分按压患者肢体,以免发生骨折或脱臼。阵挛后期,将头部转向一侧,让分泌物及呕吐物流出口腔,以防窒息。如抽搐时间偏长,或当日已有过发作,可给苯巴比妥钠0.2g肌肉注射。对精神症状发作者,应防止其自伤或伤人。

  【传染病学】

  5、患者男性,32岁。体检发现HBsAg阳性十余年,近2周来感乏力,食欲不振,近1周来出现皮肤发黄。查体:精神萎靡,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腹部膨隆,肝脾未扪及,腹水征阳性。化验:HBsAg(+),ALT380U/L,白蛋白30g/L,球蛋白35g/L,总胆红素45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30%.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急性重型肝炎

  B.亚急性重型肝炎

  C.慢性重型肝炎

  D.急性黄疸型肝炎

  E.淤胆型肝炎

  正确答案:C

  学员提问:为什么不是A?

  解析:急性重型肝炎是重型肝炎的一种临床分类。急性重型肝炎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肝昏迷症状(肝昏迷二度以上症状),而排除其他原因者;黄疸迅速加深,每天升高1毫克%以上;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及全身中毒症状,高度乏力、高度腹胀、严重厌食伴有恶心呕吐;肝浊音区缩小或进行性缩小,肝功能异常,特别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低于正常者应考虑急性重型肝炎。

  6、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带状疱疹。此种情况属()

  A.显性感染

  B.隐性感染

  C.潜在性感染

  D.病原携带

  E.易感者

  正确答案:A

  学员提问:请老师解释各项的含义,谢谢!

  解析: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潜在性感染,就是感染了某种病原菌,但没有表现出症状。病原体长期潜在于机体内,一旦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才引起显性感染。

  病原携带状态是发生在隐性或显性感染后,病原体未被机体排除,仍在体内继续存在,并不断向体外排菌,称为带菌状态。处于带菌状态的人称为带菌者。

  易感者是指对某种致病因子缺乏足够抵抗力的人或动物。

  7、急性乙型肝炎窗口期可检出的血清标志物是()

  A.HBsAg

  B.抗-HBs

  C.HBeAg

  D.抗-HBc

  E.抗-HCV

  正确答案:D

  学员提问:为什么?

  解析:窗口期,是指病毒感染人体后,尚未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视”尚未产生抗体的时期。

  在急性乙肝病毒感染后期,血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消失之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出现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在这段时间内,血中既检测不出HBsAg也检测不出HBsAb,仅能检测出乙型肝炎核心抗体,这段时间称为急性乙型肝炎的窗口期。

  2010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答疑周刊》第10期word文档下载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西医助理-高效定制班

2024年课程

39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