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网校

首页 > 卫生网校 > 农村和城市社区适宜卫生技术 > 正文

穴位埋线疗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

穴位埋线疗法是将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植入人体穴位内,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包括“物理刺激效应”和“化学刺激效应”两个方面,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的作用。常用于哮喘、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癫痫、糖尿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肥胖症等疾病的治疗。

基本操作方法:

(一)陆氏埋线针操作方法

采用69式陆氏埋线针,适用于需较大量刺激和需较长时间治疗的病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针具可重复使用,须常规消毒。

1.根据中医诊断处方、选择合适体位,一般先埋背部穴再埋正面穴。

2.选好穴位,做好标记,进针点一般选在穴位的下方1厘米处。

3.皮肤常规消毒。

4.局部麻醉,用1%利多卡因注射液,先在进针点打出皮丘,然后向治疗要求的深度边推麻药边进针至穴位处,一般一穴用药0.5-1毫升左右。出针后用75%乙醇再消毒一次。

5.左手持镊子夹住所需要的无菌羊肠线,将线的中心置于皮丘下。右手持埋线针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缺口向下压线,同时用左手示指绷紧穴位消毒区下方的皮肤,左手的中指夹住镊子随时准备去夹移动的羊肠线,左手的小指夹棉球或纱布方块。左手的拇指指腹对准埋线针的针尾部,配合右手(不用力,只掌握进针角度和深浅度)进针,直至将羊肠线埋入穴位部位为止。松左手、右手快速出针,出针时应注意不要转动针体,左手用棉球或纱布按压针眼后,然后再作消毒处理。

6.针眼处理,对出针后出血的患者,可让其自行流出几滴,再压迫针眼片刻,对不出血的患者可轻轻挤压针眼使之出血。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扎,以保护针眼,一两天后可把敷料去掉。

(二)一次性埋线针操作方法

一次性埋线针类似于腰椎穿刺针,针尖为坡形,较为锐利,常用的为7号、9号、12号、16号。对于糖尿病、面肌痉挛等不需大量刺激的病证,均可使用。使用前需将相应型号的无菌羊肠线从针头装入针管内备用。

1.体位、选穴、消毒、局部麻醉同前,使用7号针和9号针时可不用局部麻醉。

2.进针:左手示指和拇指绷紧已消毒的穴位的两侧,无名指和小指夹乙醇棉球,右手拇指、示指和中指持针,快速进入皮肤,然后缓慢推针到治疗所需的深度,用右手示指边推针芯边退针,到皮下时快速出针,同时左手用棉球按压针眼。

3.针眼处理:用75%乙醇消毒,然后无菌敷料包扎。

(三)操作要领

即“两快一慢”操作方法。“两快”为进针时手腕用力,针尖快速刺至皮下;出针时边退针边放线,退至皮下时,快速出针。“一慢”为过皮后缓慢推针至治疗所需的深度。

精品课程

小儿推拿保健师

3980起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