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网校

首页 > 卫生网校 > 适宜技术 > 正文

适宜技术——隔姜艾灸

“适宜技术——隔姜艾灸”相信是准备学习适宜技术的朋友比较关注的事情,为此,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内容如下:

「功效」艾灸配合辛温的生姜,可升发宣散,祛寒发表,温中驱寒,降逆止呕,通经活络,增强体质等。

「适应症」用于外感表证和虚寒性疾病,如感冒、风寒湿痹、肠胃症候和虚弱病证,如呕吐、泄泻、脘腹隐痛、痛经、遗精、阳痿、早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关节酸痛、不孕症等。

「施灸准备」大艾炷,新鲜老姜,镊子,粗针,火柴,线香,灰盒,甲紫等。

「施灸方法」选取新鲜老姜一块,将老姜切成厚约0.3cm的姜片(姜片大小可根据所选穴位部位和选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然后用三棱针将姜片穿刺数孔,以便热力传导。

施灸时,把所备姜片放在所选的穴位上,上置大或中等艾炷,再用线香火点燃艾炷进行施灸。等到患者感到局部有灼痛感时,可略略提起姜片,稍停放下再灸,或者更换艾炷再灸。

一般每次施灸3~10壮(建议奇数),以灸处出现汗湿红晕现象而不起泡为度,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灸毕可用正红花油涂于施灸部位,既可以防皮肤灼伤,又可以增强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

「注意事项」

1.隔姜灸所用的生姜应为新鲜的老姜,且宜现切现用,不可选用干姜或嫩姜。

2.所切姜片的厚薄,应以所灸部位和所患病证而定。如面部为较为敏感的部位,姜片可切厚些;如所患急性或疼痛性病证,姜片可切得薄一些。

3.若在施灸过程中不慎灼伤皮肤,以致皮肤起透明发亮的水泡,须注意防止感染,处理方法可参照无瘢痕灸法。

4.施灸后宜暂避风吹,或以干毛巾覆之轻揉,使其汗孔闭合,勿感外邪,以利恢复。如灸面部神经麻痹,应在灸后一小时内少说话,不喝水,不吃东西,安静休息,以便快速康复。

以上是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适宜技术——隔姜艾灸”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适宜技术知识及内容,请点击医学教育网。

精品课程

小儿推拿保健师

3980起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