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外科 > 正文

流痰辨证论治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流痰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一)阳虚痰凝患部隐隐作痛。不红不热,肿胀不显,继而关节活动障碍,动则痛甚;伴神疲乏力,食欲减退,畏寒肢冷;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辨证分析:阳气不足,气血亏损,风寒痰浊之邪乘虚侵入筋骨,使骨骼气血失和,寒痰凝集,瘀阻不通,故患处隐痛,功能活动障碍;气血不足,阳气虚弱,故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为阳虚之象。

治法:益肾温经,散寒化痰。

方药:阳和汤加减。

(二)痰化热酿脓局部肿胀明显,肤色转红,脓肿形成,按之应指;身热朝轻暮重;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辨证分析:风寒痰湿之邪蕴久化热,热邪蚀骨腐肉而成脓肿;精气不足,故虽已化热,而呈潮热;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育阴清热,托毒透脓。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三)阴虚火旺破溃后流脓稀薄,夹有败絮样物,形成窦道;伴午后潮热,颧红,夜间盗汗,口燥咽干,食欲减退,心悸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分析:素体精气亏损,病后蕴热伤阴,溃后流脓耗伤阴血,皆可致阴液亏损,阴虚生内热,故见午后潮热,夜间盗汗,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养阴除蒸。

方药:清骨散加减。

二、外治法

初期用回阳玉龙膏外敷,或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盖贴;成脓期可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溃后期用五五丹药线提脓去腐,外敷红油膏,脓尽可用生肌散收口。若形成窦道者,用千金散附在药线上,插入窦道引流化管。

【其他治疗】

一、本病各期五虚象时,可内服鹿角粉,一次3G,或小金片每次4片,或虎挣散每次0.3G,—日2次。

二、抗痨治疗。用雷米封、链霉素、乙胺丁醇等抗痨药物。

三、根据不同病情,采用病灶清除术或关节融合术,彻底治疗原发病灶。

【预防与调摄】

1.增加营养,提高自身抵抗力。

2.长期卧床,或并发瘫痪者,应注意经常帮助其变换体位和擦浴,预防褥疮发生。

3.病变以关节为主,应限制病变关节活动。凡病变在胸、腰椎者,应睡木板床;病变在四肢关节者,应用夹板或石膏固定,亦可作皮肤牵引,以保持功能位置。

4.积极治疗肺结核、肠结核等原发结核病灶,以预防本病发生。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