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环境卫生学 > 正文

碘缺乏病是怎么引起的

碘缺乏病是怎么引起的:

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而造成胚胎发育到成人期由于摄入碘不足所引起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单纯性聋哑、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形等。

本病分布广,全世界约有110个国家都有此病的流行。据估计全球受碘缺乏威胁的人群约为16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我国除上海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区,估计约有7亿多人群居住在缺碘地区。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元素,成人每人每日需碘量为100~150ug,WHO推荐为140ug.人体的碘主要来自食物,少量来自水和空气,虽然人体从饮食用水中摄入碘仅占总摄入量的10%~20%,但水碘可反映环境碘的含量,故在无外来碘食物条件下,常以水碘含量来衡量当地居民的摄入量。一般当饮水中碘含量低于5~10ug/L或每日入量低于40ug时往往有本病的发生。而发病的程度与人体所处发育时期,以及碘缺乏程度,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一般认为胚胎期与出生后早期缺碘可引起克汀病、单纯性聋哑病;而生长期缺碘,则引起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生殖衰退、性发育落后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