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手机站

登录/注册

护士排班问题的研究

2014-11-06 19:45 来源:医学教育网

护士排班问题的研究

护士排班主要是指在现有护士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护理工作的任务、内容、程序、人力和时间等影响因素,编制出系统、科学的护士排班方案,旨在降低医院人力资源运营成本,同时有效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质量。但是,由于排班中存在一系列劳动法规约束,同时还要考虑不同护士的能力级别差异,因此,护士排班是极为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如何寻求一种合理的排班方案,既能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又能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是现代护理工作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主要就有关护士排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护士排班的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护士排班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护士排班的建模和算法实现两个方面。在早期的研究中,通常使用数学规划的方法解决护士排班问题但是当护士人数、排班时间和约束个数增加时,则求解相当困难甚至无法求解。自我排班(self-scheduling)是指病区管理者和护士共同制定工作时间安排表。这种排班方式兼顾个人与集体双方需要,使护士能最大程度地参与工作时段的安排和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从而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减少护士的更换率。

2护士排班的国内研究现状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在护士排班方面的研究相对落后。目前,国内护士排班仍然处于以经验和手工排班为主的低信息化发展阶段,这方面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侧重使用定性的方法分析护士排班问题,该类型的研究占我国护士排班问题研究的绝大部分;第二类侧重使用定量的方法解决排班问题。

2.1护士排班的定性研究

临床护理管理者多采用定性方法处理护士排班问题。20世纪20年代护理管理者根据工业上流水作业的经验设计出护理分工法,临床实行功能制护理,护士排班采用功能制排班方式。其特点是:根据工作性质班次分主班、治疗班、护理班、小夜班、大夜班等;从时间安排上看每日设上午班、下午班、中午班、上夜班、下夜班5个工作时段,为非连续性分段排班;工作强度大,护理质量难以保证,风险和安全隐患明显医|学|教|育网整理。

自2008年5月12日新《护士条例》颁布实施后,护士的分层次使用、培训越来越受到卫生部门的重视,全国部分大医院陆续施行APN排班制。APN起源并改进于香港的“三八班”,它将1天24h分成连续不间断的A、P、N3班,结合护士层级管理,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按层级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APN连续排班的优点为:提高护理人力资源利用,符合科室病人和病情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临床实践表明:护士的总体工作满意度提高,压力减轻。APN连续排班法并不单纯是排班方式的改变,而是护理体制的一次革命,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变革,是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基础。

2.2护士排班的定量研究

非护理专业人员多采用定量的方法进行排班方面的研究,利用矩阵向量化变换求解带约束的护士排班问题,但其中的问题模型具有较强的西方国家特点,护士的班次类型和排班约束与国内现状存在较大差异。针对我国护士排班问题,考虑到劳动法规约束及护士级别差异,建立了一个带约束的护士排班模型并研制出一个护士优化排班算法,实例验证该模型与算法是可行且有效的。国内护士排班的定量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3建议与展望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为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及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改革传统的排班方式是必需的。医院护士实行APN排班制符合整体护理的需要,是与国际护理接轨的一种体现;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应该结合自身科室的特点,而不能局限于这一种方式,因为没有一种固定的排班方式是绝对有效的,只有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考虑各方面因素,灵活应用,合理排班,才能通过合理的人员配置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我国护士现有的排班制度是护士长根据国家规定的工作日,按工作需要给予统一安排,这种排班方式是以工作需要为中心,护士个人选择的自由度小,压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随着护士排班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及医院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一定会有合适的排班软件应用于临床护士排班,并能得到满意的排班方案。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