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针灸治疗 > 正文

太溪穴治疗鼻出血

太溪穴治疗鼻出血:

鼻出血是鼻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也可由全身疾病引起,偶有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但较少见;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严重者血涌如泉,鼻口俱出,面色苍白,口渴神疲,冷汗淋漓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血压下降,脉如游丝。鼻出血中医称为“鼻衄”等,女性月经期发生有规律的鼻出血称为“经行鼻衄”。认为多因肺经热盛、胃火炽盛、肝火上炎、阴虚火旺、脾不统血引起,其病机为阴水亏损不能制阳,炽火上灼阳络,迫血外溢所致。

治法:令患者取侧卧位,医者用拇指力量适中均匀地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按压,寻找患者感觉酸、痛、胀感最明显,且凹陷处即为太溪穴。常规消毒后,医者手持1.5寸毫针垂直刺入,拇指向前、食指向后的捻转补法约一分钟。待鼻出血明显减少(或停止)后,再留针20~30分钟即可起针。留针期间每5~10分钟捻转一次。如果当时没有针灸针也可以用一手拇指按压住太溪穴处同样有效。

太溪穴出自《灵枢·本输》,其穴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乃肾经腧穴、原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刺激该穴既可以清虚热、滋肾阴、补益肾精、壮阳强腰,又能调肝理气、交通心肾,不但是肾经的大补穴,更是全身的大补要穴。鼻出血针刺太溪穴可引火归元、清热滋阴,不论哪种原因所诱发的鼻出血一般均能针到血止。但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年老体弱、长期反复鼻出血等人群当血止后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根据病因做相应的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