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基础 > 正文

奇恒之府释义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奇恒之府释义:

“奇恒之府”,语出《素问·五藏别论》,其谓: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手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该篇还指出,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有着“藏而不泻”的共同生理特征;六腑则皆具传化水谷、“泻而不能久留”的生理功能,为中空容物的腔状脏器。同时,《内经》还阐述了五脏同六腑间各有特定的阴阳表里相合的关系,如心之与小肠、肺之与大肠等。奇恒之府则虽然组织形态近乎六腑,却并非“传化物而不藏”者;其主藏精的性用虽类似五脏,而组织形态却酷肖六腑。况且脏与腑之间凭藉经脉的络属构成了表里相合关系,奇恒之府则同脏、腑并无此特殊的阴阳耦合关系(胆则例外)。以基既异于五脏、又不同于六腑,古人遂以“奇恒”者命名。其实,奇恒之府只不过是古人对脏腑组织器官生理特征的一种类分方法,对学习中医脏象理论来说,掌握它们各自的生理功能更具有实际的意义。

1.脑

脑藏于颅内,由髓汇聚而成,故《灵枢·海论》谓“脑为髓之海”。脑是人体性命攸关的重要器官之一,早在《内经》时代,随着针灸临床经验的积累,认识到在头部施行针刺术时应十分审慎,告诫持针者须知“禁数”。如《素问·刺禁论》强调凡“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者,正是因为脑户穴在后枕部,其内即是人的生覆盖枢——脑干,“针入脑则真气泄”(王冰注),故易猝死。可见当时医家对脑的重要性已有所认识。

2.髓

中医认为髓是一种由精血化生而成的精微物质,其藏于脑,则为脑髓;藏诸骨中,则为骨髓;藏于脊椎,则为脊髓。因此,髓具有充脑、养骨等荣养功用,对任何人来讲无虑其多,但恐其损;其临床,则主要反映在脑和骨的病变。《素问·刺禁论》有“刺脊间中髓,为伛”之诫,可见当时对针刺不慎损伤脊髓的意外已有充分的认识。

3.骨

即骨骼,是构成人体的支架。骨内有腔隙,内涵骨髓,因此《素问·脉要精微论》称“骨者髓之府”。两块或两块以上毗邻的骨藉筋肉相维系,并保持其活动机能者称为“关节”。凡此之类,中医概谓之“骨节”。人体的骨骼系统,就是由骨节(包括软骨、硬骨、关节)辍连组成。《灵枢·骨度》篇对人的骨名、形态、数量等已有较详尽的载述,不少骨名的命名及其描述同观代的认识是相符的。

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均赖骨髓的滋养,而骨髓的充盛与否又取决于肾精的盈亏,这是因为骨髓为肾精所化生,故中医称之为“肾生骨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而有“肾主骨”(《素问·宣明五气》)的理论。所以肾精充则骨髓盈,骨骼健壮,肢体活动轻捷强劲。若肾精不足,则必然骨髓不能充盈,或引起骨骼发育不良,出现囟门迟闭、骨软无力等症;或导致骨质疏松脆软,临证多见骨脆易折、骨折后难以愈合等症。

4.脉

《索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脉者血之府。”《灵枢·决气》篇谓“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由此可知,脉不仅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而且具有约束气血并促进、运载气血以荣养全身的作用。脉与心、肺有密切的关系,气血之所以能畅通无阻地循行和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靠的是心气之搏动以运血、肺气之吐纳以朝百脉,同时也赖脉之裹血以承其运。临床上血脉不和的病机主要表现为:或由寒邪侵袭而致血脉拘急闭涩,或因火热诸邪灼伤脉络而为血溢之证,或者气机郁滞而引起脉络瘀滞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5.胆

胆附于肝叶之下,内贮胆汁以助消化。胆之为“奇恒”者,以其所藏精汁不得轻泻,与六腑之“传化物而不藏”者不尽相似。然而胆与肝经脉相属,互为表里,故得为六腑之一。

6.女子胞

亦名“血室”、“胞宫”、“子脏”,即“子宫”。女子胞在小腹正中,位居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连接阴道,主月经来潮和孕育胎儿。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