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地方病卫生标准 > 正文

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病学简介

——●●●聚焦热点●●●——

查分预约> 有奖猜分> 考后关注>

地方型斑疹伤寒散发于全球,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以晚夏和秋季谷物收割时发生者较多,并可与流行型斑疹伤寒同时存在于某些地区。国内以河南、河北、云南、山东、北京市、辽宁等的病例较多,1982~1984年间有多篇文献报道。

传染源

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主要传染源是家鼠,一般情况是以鼠→鼠蚤→鼠的循环形成在鼠间传播。鼠感染后大多并不死亡,而鼠蚤只在鼠死后才离开鼠体择人吮血使人感染。莫氏立克次体可在虱体内生长繁殖,病人也有可能作为本病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鼠蚤通过吸吮病鼠血而致感染,病原体进入鼠蚤肠道内繁殖。当鼠蚤叮咬人时,同时排出含有病原体的粪便和呕吐物,病原体可经抓伤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或蚤被打扁压碎逸出的病原体可通过同一途径侵入人体。干蚤粪内的病原体偶可成为气溶胶经呼吸道或眼结膜等感染人。螨、蜱等节肢动物亦可带本病原体,而成为传病媒介的可能。

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并与流行性斑疹伤寒有交叉免疫。隐性感染率高,在流行区的健康人群中,50%~80%可测得特异性抗体,感染后及病后均可产生强而持久的免疫力,且对普氏立克次体感染亦有相当的免疫力。据报告,小学生及青壮年发病者居多。据新加坡报道,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所增加,20~40岁者多见,男性高于女性,种族是印尼人多于马来人,中国人少于前二者。

流行特征

地方性斑疹伤寒的流行呈散发性,夏、秋季多发,多见于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国内以西南、华北诸省较多。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