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分阶段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医师分阶段考试 > 复习指导 > 正文

中医执业医师水平测试“丹痧的诊断要点和辨证论治”

中医执业医师水平测试“丹痧的诊断要点和辨证论治”,相信很多中医执业医师水平测试考生都在关注,医学教育网老师就相关的知识点为大家整理总结如下,抓紧时间学习吧!

1.丹痧是因感受痧毒疫疠之邪所引起的急性时行疾病。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发猩红色皮疹,疹后脱屑脱皮为特征。发病以冬春两季为多。任何年龄都可发病,2——8岁儿童发病率较高。因本病发生时多伴有咽喉肿痛、腐烂、化

脓,全身皮疹细小如沙,其色丹赤猩红,故又称“烂喉痧”、“烂喉丹痧”。西医学则称为“猩红热”。

2.诊断要点:

(1)有与猩红热病人接触史。

(2)起病急,突然高热,咽部红肿疼痛,并可化脓。

(3)在起病24小时内开始出现皮疹,先于颈、胸、背及腋下、肘弯等处,迅速蔓延全身,其色鲜红细小,并见环口苍白和草莓舌。

(4)皮疹出齐后1——2天,身热、皮疹渐退,伴脱屑或脱皮。

(5)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咽拭子细菌培养可分离出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麻疹、奶麻、风痧都是白细胞总数下降,淋巴细胞升高。)

3.丹痧辨证论治:以清热解毒、清利咽喉为基本原则。

邪侵肺卫证——治法:辛凉宣透,清热利咽;方药:解肌透痧汤。

毒炽气营证——治法:清气凉营,泻火解毒;方药:凉营清气汤。

疹后阴伤证——治法:养阴生津,清热润喉;方药:沙参麦冬汤。

4.西医治疗:首选青霉素。

5.丹痧预防:发现猩红热病人应及时隔离,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咽拭子培养链球菌阴性时解除隔离。对密切接触的易感儿应隔离7——12天。

6.麻疹、奶麻、风痧、丹痧的鉴别:

(1)潜伏期:麻疹6——12天;奶麻7——17天;风痧5——25天;丹痧1——7天。

(2)初期症状:麻疹发热、咳嗽、流涕、泪水汪汪;奶麻突然高热,一般情况好;风痧发热、咳嗽流涕、枕部淋巴结肿大;丹痧发热、咽喉红肿化脓疼痛。

(3)出疹与发热的关系:麻疹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发热更高;奶麻发热3——4天出疹,热退疹出;风痧发热1——2天出疹;丹痧发热数小时——1天出疹,出疹时热高。

(4)特殊体征:麻疹有麻疹黏膜斑;风痧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丹痧有环口苍白圈,草莓舌,帕氏线。

(5)皮疹特点:麻疹表现为玫瑰色斑丘疹自耳后发际→额面→颈部→躯干→四肢,3天左右出齐,疹退后遗留棕色色素斑、糠麸样脱屑;奶麻表现为玫瑰色斑疹或斑丘疹,较麻疹细小,发疹无一定顺序,疹出后1——2天消退,疹退后无色素沉着,

无脱屑;风痧表现为玫瑰色细小斑丘疹自头面→躯干→四肢,24小时布满全身,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无脱屑;丹痧表现为细小红色丘疹,皮肤猩红,自颈、腋下、腹股沟处开始,2——3天遍布全身,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有大片脱皮。

(6)周围血象:麻疹、奶麻、风痧三者白细胞总数均下降,淋巴细胞均升高;丹痧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升高。

一、A1型选择题

1.丹痧的病原菌是

A.麻疹病毒

B.风疹病毒

C.大肠杆菌

D.柯萨奇病毒

E.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2.治疗丹痧的首选药物是

A.青霉素

B.西地兰

C.肾上腺素

D.阿司匹林

E.碳酸氢钠

3.治疗丹痧邪侵肺卫证首选的方剂

A.银翘散

B.清营汤

C.宣毒发表汤

D.清透解表汤

E.解肌透痧汤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A1型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E。丹痧的病原菌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2.【答案及解析】A。治疗丹痧的药物首选青霉素。

3.【答案及解析】E。丹痧邪侵肺卫证的治法为辛凉宣透,清热利咽;方药选用解肌透痧汤。

推荐阅读:

2021年临床/中医医师分阶段辅导课程:超值精品班,助你备考一臂之力!

以上“中医执业医师水平测试“丹痧的诊断要点和辨证论治””内容医学教育网整理,更多辅导精华资料、备考经验、免费视频课程请查看正保医学教育网医师分阶段栏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超值精品班-医师分阶段课程

新课升级

69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