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5日,医师资格考试中医思维及特色研究项目中期汇报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领导与专家参加了会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教司副司长、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振宇主持会议,陈伟主任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亲临现场指导。
陈伟在讲话中指出,医师资格开考20年来,为我国医师队伍输送了350多万合格人才,期间不管是考试内容还是考试模式、方式均根据实际不断调整。在落实中医药法、稳步推进《医师资格考试发展规划(2018-2020年)》、实现医教考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医思维及特色的研究是一永恒课题,对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准入“结构合理、层次适当”的人才尤为重要。认证中心将根据课题研究的成果逐步改进考试的内容、考试模式、考试方式、试题题型及评价方式等,其最终目标通过改革强化医教考协同发展,进一步厘清各阶段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强化中医药教育结构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
会议分别听取了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周桂桐教授关于课题中期研究成果的汇报。
李灿东的汇报重点研究了不同版本中医教材和相关文献,对中医药特点及中医思维的内涵进行挖掘,并梳理出了中医思维及特点在中医学各门课程中的具体内容体现;同时,设计“中医医师资格考试中医思维及特点研究”调查问卷,邀请全国中医各专业课程的资深教师进行专家咨询,并面向中医相关专业的老师、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
周桂桐教授汇报了课题的研究过程,并从基础知识考试、试题题型结构、实践技能考试及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课题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医医师资格的实施方案,并初步作出了大纲样式。
辽宁中医药大学校长石岩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胡鸿毅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杨龙会副院长、刘跃光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张志国副教授等课题组成员,纷纷发言充分肯定了课题研究的中期成果。安徽中医药大学原校长王键教授作为课题组组长在总结中表示两家课题承担单位高度重视、深入思考,广泛调研,把握了内涵,形成了下一步可操作的思路;就中医思维的核心内涵、考试的基本定位、考试基本体现方式、考试大纲试卷设计的思路等,两家院校将加强协作与整合,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教授指出,中医思维的研究非常重要,中医思维是中医药高等教育培养的关键问题,处于首要地位并是贯穿中医培养的全程。培养中医师,重要的是中医思维的理念的培养,中医思维的培养是贯穿始终的。不同时代疾病的病机不尽相同,中医师要会用中医的思维谨守当下的病机。记诵是学中医的基本功,学中医就要懂得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天人合一等观念。中医是解决临床问题的,解决临床问题需有“人”的概念而不全是“病”,要将人的状态和病证结合起来,这都是中医思维的体现。本次研究,从医师准入考试的角度提出了中医思维,学校、各学科都要思考下什么是中医思维,中医思维在本学科的体现是怎样的?怎样才能测量出中医思维,希望课题组认真思考。
王振宇在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进一步深化和明确了课题的任务,也明确了在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和人才评价中推进中医思维的重要性;与会专家对两家单位的研究成果高度评价,汇聚了共识,本次阶段性成果,是下一步医考改革工作的基石,尤其是大纲修订、题库建设、试题设计等,认证中心将以课题研究为契机,将医师资格考试改革和中医思维研究相结合、中医思维研究和岗位胜任力相结合、实践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内涵相结合、改革和示范建设相结合,实现教学相长、医教考协同发展。
来源:中国中医药考试认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