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师

首页 >  > 口腔医师 > 正文

基本手术操作

组织切开

组织切开是手术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外科操作之一。手术野的充分显露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在良好的显露情况下,可使手术野内解剖关系清楚,不但操作容易、方便,也更安全。口腔颌面部手术野的显露好坏与手术切口设计、患者体位以及照明有直接关系,手术野显露还可使用牵引拉钩和张口器等器械。

1.切口设计 为保证手术效果和减少术后瘢痕畸形,口腔颌面部手术的切口选择,必须全面、综合地加以考虑以下因素。

(1)解剖:要考虑手术区的神经、血管、腮腺导管等重要组织结构的位置和行径,切口应尽量与之平行,以免意外损伤和不必要的牺牲。例如,常用的下颌下切口,宜在下颌骨下缘下1.5cm左右,如此可避免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该支在下颌骨下缘0.3~1.4cm处斜行向上)。

(2)部位:原则上,切口应选择在病变区之上或其邻近,以获得较好、较直接的显露。但由于颌面部功能和美观的特殊要求,切口须选择在比较隐藏的部位如下颌下、耳前、颌后区等处,以及天然皱褶处,如鼻唇沟等。较小的病变或一定要在面部进行切口时,切口的方向要尽量与皮纹方向一致(因皮肤张力方向与皮纹方向一致),以期获得最小、最轻的瘢痕。活检手术的切口应力求与再次手术的切口一致。

(3)长短:切口的长短原则上以能充分显露为宜。设计时视具体情况而定,避免过长或过短。切口过长,损伤组织多,术后瘢痕大,还可导致直线瘢痕收缩:切口过短,则显露不清,易造成意外损伤,且过分牵拉组织反而加重损伤,对创口愈合不利。此外,在行手术切口设计时,还应考虑切口的形状(弧形和S形为好)和延长切口的可能性,以留有余地并获得最佳效果。

2.切开 选择好切口后,对过长的皮肤切口,可以亚甲蓝画线标记,以利切割更为准确。长切口者尚需在其两侧加以标记,以便缝合时对位。切开时,皮肤用手绷紧或固定,手术刀与组织面垂直(起刀时垂直将刀尖刺入,移动时转至45°角切开皮肤,切完时又使刀呈垂直位),准确整齐、深度一致地一次切开。要注意层次并逐层切开(少数整复手术例外)。切忌在皮肤上来回拉锯式切割和斜切,以致造成创缘不齐。一个不整齐的创缘,不仅增加了缝合时正确对位的困难,且可致两侧组织高低不平,愈合后瘢痕也十分明显。

除少数整复手术外,各层组织,如皮肤、筋膜、肌肉均应逐层分别切开。

肿瘤手术多采用电刀,也可用光刀。使用电刀或光刀切开时,皮肤层仍宜先用钢刀切开,以减少愈合后形成明显瘢痕。深层组织以及黏膜可直接用电刀或光刀切割。使用电刀时,刀尖移动速度宜稍慢,否则达不到止血效果。

面部整复手术一般使用钢刀而不使用电刀或光刀切割组织。手术中如更换刀片,一般采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完成更换。注意夹持不可放松,用力不可过猛。

3.体位 体位对某些手术区的显露十分重要。例如,行气管切开及颈外动脉结扎术时,如肩不抬高,头后仰或侧向不够,显露气管和动脉均将十分困难。在这些情况下,体位比切口甚至更为重要。因此,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凡涉及颈部时,应常规垫高肩部。

4.照明 良好的照明可增加术野的清晰度,利于准确操作和避免意外损伤,这在有重要组织结构和口、咽腔部位手术时尤为必要。使用牵引拉钩、开口器等器械时,要注意动作轻柔,不能用暴力,以免损伤正常组织。使用开口器时,还要特别注意避免对牙的损伤。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