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热点话题

首页 > 医学社区 > 医学热点话题 > 正文

折翼的“家庭医生”困局,怎么破?

广东省卫计委日前透露,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工作将于2014年在全省铺开。此前,该项工作已在广州、深圳、佛山等地的部分区域进行试点。

目前老百姓生病了,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去大医院挤,而且挂什么科的号判断全在自己。而通过家庭医生式服务,则可以通过“家庭医生”先为社区或村里的人做初步诊疗,如果是大病再转诊到大医院。这是分级诊疗模式的重要部分,一方面能合理分流,使医疗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另一方面“家庭医生”长期跟踪本乡村或社区的案例,更清楚病人情况,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医疗保健意见与诊疗服务,这对于乡村医疗尤为重要。

其实,对家庭医生式服务中的“家庭医生”,更准确的称谓应该是社区全科医生,这在发达国家也是基础医疗服务的重要一环。在英国,超过九成居民由社区全科医生提供医疗保健服务,除了急诊一般专科治疗都需要通过社区医生转诊;而在美国,必须先去找全科医生,不持有他们的转诊单就跑去大医院连医疗费都报销不了。

社区全科医生提供的是预防、保健、治疗一体化的服务,需要广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良好的沟通技巧,所以在国外一般是资深的医生担任,相应的收入、地位都很高,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医生种类。而在国内,理论上专业要求和国际接轨,但待遇就差远了,对他们现状的形容只有两个字——苦逼,要钱没钱,要资源没资源,要地位没地位。

或许家庭医生式服务是想突破现有的医疗体系另辟蹊径,但以药养医却像梦魇一样困扰着这个萌芽的项目。在试点中暴露出来的全科医生少、收费方式与需求差异较大、居民缴费享用服务的意愿不强等障碍,都和以药养医脱不了干系。

在当前的医疗体系中,诊金水平远低于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水平,主要的医疗费用在药费,医生的主要收入也是来自药品的灰色收入,脱离了大医院单靠诊金过活就变成喝西北风,专业水平高的医生当然不愿意迈向社区,这就导致优秀的社区全科医生资源少,整体水平降低。

而在以药费为主要治疗费用的收费体系中,民众本来就没什么为医疗服务付费的意识,加上待遇低导致社区医生水平低于应有的标准,签约了也不能获得所需的服务,付费的意愿就更小了。最终吸引民众签约的亮点就落在了价格手段——对在基层首诊和转诊的签约者,其自付比例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适当低于非签约者。

以药养医是家庭医生式服务一诞生就存在的桎梏,仅凭价格优惠即使短暂吸引来了高签约率,也不可能实现建立分级诊疗模式的初衷。折翼的“家庭医生”困局,怎么破?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