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西医内科主治医师

首页 > 医学社区 > 中医/中西医内科主治医师 > 正文

症的病因病机-中内主治医师

淋症的病因病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认为淋症的病因是“热在下焦”,《丹溪心法。淋》篇认为:“淋有五,皆属于热”。但从临**看,尚有实热与虚热之分。

(1)膀胱湿热:外感湿热之邪;或过食辛辣醇酒味之品,酿成湿热,下注膀胱;或下阴不法,秽浊之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发而为淋。小便灼热刺痛者,称为热淋;湿热蕴积,尿液受其煎熬,日久尿中杂质结为砂石者,则为石淋;湿热郁结于下,气化不利,清浊相混,脂液从小便而出,尿如膏脂者,谓之膏淋;热盛伤络,迫血妄行,小便涩痛有血者,则为血淋。

(2)脾肾亏虚:淋久不愈,耗伤正气,或年老体衰久病体虚,劳累过度,房室不节,均可导致脾肾亏虚。肾亏则下元不固,脂液下泄,发为膏淋;脾虚则中气下陷,则为气淋;肾阴亏虚,虚火灼络,尿中带血,则为血淋。

(3)肝郁气滞:怒伤肝,肝郁而气机不畅,郁久化火,影响膀胱气化,则少腹作胀,尿时艰涩且痛,余沥不尽,而发为气淋。若中气下陷引起的气淋为虚证,肝郁气滞引起的气淋为实证。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