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基础医学理论 > 医学心理学 > 正文

临床医师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基础-人格的理论与形成标志

关于“临床医师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基础-人格的理论与形成标志”相关内容,相信大家都想知道,为帮助了解,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人格的理论

(1)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理论

1)认为人格的结构包括“本我”,即生物本能驱使的人格部分;“自我”,即客观现实产生的心理成分;“超我”,即社会道德。

2)规范约束的人格成分的这三部分如能保持平衡,则有利于人格正常发展。

3)主张人的本性一方面是受本能驱使的,另一方面又受现实和社会文化的制约。

(2)人格特质理论

1)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指个人形成的稳定而一致的行为特点。特质是构成人格的砖块。

2)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认为,人格特质包括三个维度:

情绪维度:稳定或不稳定;

内向-外向维度;

精神质维度。

(3)社会学习理论:华生和斯金纳等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格形成主要是学习适应社会环境导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刺激与强化建立起的不同的条件反射,形成个人的人格。

(4)人本主义的人格自我理论

1)罗杰斯认为,自我实现是人格形成的动力,人是趋向自主、摆脱外力。

2)自我是自己对自己潜力、价值、表现的全部知觉,包括“我是什么样的人”和“我能干什么”的意识。

3)人格是自我和经验的统一,人可以独创性地适应环境,以最大限度的和谐与他人相处,并实现自己的潜力。

人格形成的标志 人的遗传基因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在出生后随着发育成熟、环境影响、学校教育形成人格。其标志为:

(1)自我意识的确立;

(2)社会化程度:社会化指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准则、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纪律、法律、纳入社会规范的过程。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4课程

39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