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常用中成药知识点表格整理,今天为广大执业药师考生送上第三期,为帮助广大执业药师考试掌握中成药的相关知识,医学教育网论坛网友梦想天空分外蓝整理了常用中成药知识点表格,为帮助广大考生掌握,医学教育网汇总如下,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开窍剂 |
|||||
凉开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安宫牛黄丸 | 清热解毒,镇惊开窍 | 热病,邪人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 热病,邪人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 孕妇禁用。寒闭神昏者不宜使用。因其含有毒的朱砂、雄黄,故不宜过量或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肢寒畏冷、面色苍白、冷汗不止、脉微欲绝,由闭证变为脱证者应立即停药。高热神昏、中风昏迷等口服本品困难者,当鼻饲给药 | 牛黄或人工牛黄、麝香或人工麝香、水牛角浓缩粉、黄连、黄芩、栀子、冰片、郁金、朱砂、珍珠、雄黄 |
紫雪散 | 清热开窍,止痉安神 | 热入心包、热动肝风证 | 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尿赤便秘 | 孕妇禁用。虚风内动者不宜使用。因其含有朱砂,故不宜过量或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高热神昏口服本品困难者,可鼻饲给药,并采用综合疗法 | 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人工麝香、石膏、北寒水石、滑石、玄参、升麻、朱砂、磁石、木香、沉香、丁香、玄明粉、硝石(精制)、甘草 |
局方至宝散 | 清热解毒,开窍镇惊 | 热病属热入心包、热盛动风证 | 症见高热惊厥、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及小儿急热惊风 | 孕妇禁用。寒闭神昏者不宜使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食物。因其含有毒的朱砂、雄黄,故不宜过量或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肢寒畏冷,面色苍白,冷汗不止,脉微欲绝.由闭证变为脱证时,应立即停药。高热神昏、小儿急惊风等口服本品困难者,可鼻饲给药 | 牛黄、人工麝香、水牛角浓缩粉、玳瑁、冰片、安息香、朱砂、琥珀、雄黄 |
万氏牛黄清心丸 | 清热解毒,镇惊安神 | 热入心包、热盛动风证 | 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及小儿高热惊厥 | 孕妇慎用。虚风内动、脱证神昏者不宜使用。外感热病表证未解时慎用。因其含朱砂,故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肝肾功能不全或造血系统疾病患者慎用。高热急症者,应采取综合治疗 | 牛黄、黄连、黄芩、栀子、朱砂、郁金 |
清开灵口服液 | 清热解毒,镇静安神 | 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内盛 | 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者;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等病症属上述症候者 | 孕妇禁用 | 胆酸、猪去氧胆酸、黄芩苷、水牛角、金银花、栀子、板蓝根、珍珠母 |
温开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苏合香丸 | 芳香开窍,行气止痛 | 痰迷心窍 | 痰厥昏迷、中风偏瘫、肢体不利,以及中暑、心胃气痛 | 孕妇禁用。热病、阳闭、脱证不宜使用。中风病正气不足者慎用,或配合扶正中药服用。因其含朱砂,且易耗伤正气,故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急性脑血管病服用本品,应结合其他抢救措施;对中风昏迷者宜鼻饲给药。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 苏合香、安息香、人工麝香、冰片、沉香、檀香、木香、香附、乳香(制)、丁香、荜茇、白术、诃子肉、朱砂、水牛角浓缩粉 |
固涩剂 |
|||||
益气固表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玉屏风胶囊 | 益气,固表,止汗 | 表虚不固 | 自汗,症见自汗恶风、面色(白光)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 热病汗出,阴虚盗汗者慎用 | 黄芪、白术(炒)、防风 |
固脬缩尿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缩泉丸 | 补肾缩尿 | 肾虚所致 | 小便频数、夜间遗尿 | 肝经湿热所致的遗尿与膀胱湿热所致的小便频数忌用 | 益智仁(盐炒)、乌药、山药 |
固精止遗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金锁固精 | 固肾涩精 | 肾虚不固 | 遗精滑泄、神疲乏力、四肢瘦软、腰痠耳鸣 | 湿热下注扰动精室所致遗精、早泄者不宜用。慎房事 | 沙苑子(炒)、芡实(蒸)、莲子、莲须、龙骨(煅)、牡蛎(煅) |
涩肠止泻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四神丸 | 温肾散寒,涩肠止泻 | 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 | 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泄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 湿热痢疾,湿热泄泻者忌用 | 补骨脂(盐炒)、肉豆蔻(煨)、吴茱萸(制)、五味子(醋制)、大枣(去核)、生姜(未列于处方中,制法中有生姜) |
固本益肠片 | 健脾温肾,涩肠止泻 | 脾肾阳虚所致的泄泻 | 症见腹痛绵绵、大便清稀或有黏液及黏液血便、食少腹胀、腰酸乏力、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慢性肠炎见上述证候者 | 湿热痢疾,泄泻者忌用 | 党参、黄芪、补骨脂、炒白术、麸炒山药、炮姜、酒当归、炒白芍、醋延胡索、煨木香、地榆炭、煅赤石脂、儿茶、炙甘草 |
补虚剂 |
|||||
补气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四君子丸 | 益气健脾 | 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 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 阴虚或实热证慎用 | 党参、炒白术、茯苓、大枣、生姜、炙甘草 |
补中益气丸 |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 脾胃虚弱、中气下陷 | 泄泻、脱肛、阴挺,症见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或脱肛、子宫脱垂 | 阴虚内热者慎用,不宜与感冒药同时使用 | 炙黄芪、党参、炒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大枣、生姜 |
参苓白术散 | 补脾胃,益肺气 | 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 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 湿热内藴所致的泄泻,厌食,水肿及痰火咳嗽者不宜使用 | 人参、白术(炒)、茯苓、山药、莲子、白扁豆(炒)、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 |
六君子丸 | 补脾益气,燥湿化痰 | 脾胃虚弱,食量不多,气虚痰多,腹胀便溏 | 脾胃虚弱,食量不多,气虚痰多,腹胀便溏 | 脾胃阴虚胃痛痞满,湿热泄泻及痰热咳嗽者慎用 | 党参、白术(麸炒)、茯苓、半夏(制)、陈皮、炙甘草 |
香砂六君丸 | 益气健脾,和胃 | 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 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 阴虚内热胃痛及湿热痞满泄泻者慎用 | 党参、炒白术、茯苓、陈皮、木香、砂仁、姜半夏、炙甘草 |
启脾丸 | 健脾和胃 |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 |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 | 湿热泄泻不宜使用,伴感冒发热,表证未解者慎用 | 人参、炒白术、茯苓、山药、莲子(炒)、陈皮、炒山楂、六神曲(炒)、炒麦芽、泽泻、甘草 |
薯蓣丸 | 调理脾胃,益气和营 | 气血两虚,脾肺不足 | 虚劳、胃脘痛、痹病、闭经、月经不调 | 忌服生冷油腻食物 | 山药、人参、地黄、白术(麸炒)、茯苓、甘草、大枣(去核)、当归、白芍、阿胶、麦冬、川芎、六神曲(麸炒)、干姜、苦杏仁(去皮、炒)、桔梗、桂枝、柴胡、防风、白蔹、大豆黄卷 |
助阳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桂附地黄丸 | 温补肾阳 | 肾阳不足,腰膝痠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 | 肾阳不足,腰膝痠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 | 孕妇,肺热津伤,胃热炽盛,阴虚内热消渴者慎用,节制房事,因含附子,故中病即止 | 肉桂、附子(制)、熟地黄、酒萸肉、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 |
右归丸 | 温补肾阳,填精止遗 |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痠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 |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痠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 | 孕妇慎用,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湿热下注而扰动精室者慎用,湿热下注所致的阳痿者慎用,暑湿湿热,食滞伤胃和肝气乘脾所致泄泻者慎用,因含附子,故中病即止,不可过量久服,服药期间,慎房事 | 肉桂、炮附片、鹿角胶、盐杜仲、菟丝子、酒萸肉、熟地黄、枸杞子、当归、山药 |
五子衍宗丸 | 补肾益精 | 肾虚精亏 | 阳痿不育、遗精早泄、腰痛、尿后余沥 | 感冒者慎用 | 枸杞子、菟丝子(炒)、覆盆子、五味子(蒸)、盐车前子 |
济生肾气丸 | 温肾化气,利水消肿 | 肾阳不足、水湿内停 | 肾虚水肿、腰膝痠重、小便不利、痰饮咳喘 | 孕妇,湿热壅盛,风水泛滥水肿者慎用,因含附子,故不宜过量久服,又因含钾量高,与保钾利尿药安体舒通,氨苯蝶啶合用时,应防止高血钾症。避免与磺胺类药物同时使用。 | 肉桂、附子(制)、牛膝、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茯苓、泽泻、车前子、牡丹皮 |
青娥丸 | 补肾强腰 | 肾虚腰痛,起坐不利,膝软乏力 | 肾虚腰痛,起坐不利,膝软乏力 | 湿热或寒湿痹阻及外伤腰痛者慎用 | 盐杜仲、盐补骨脂、核桃仁(炒)、大蒜 |
养血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当归补血口服液 | 补养气血 | 气血两虚证 | 气血两虚证 | 感冒,阴虚火旺者慎用 | 黄芪、当归 |
四物合剂 | 补血调经 | 血虚 | 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及月经不调 | 阴虚发热,血崩气脱之证不宜使用 | 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
滋阴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六味地黄丸 | 滋阴补肾 | 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 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 体实,阳虚,感冒,脾虚,气滞,食少纳呆者慎用 | 熟地黄、酒萸肉、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 |
左归丸 | 滋肾补阴 | 真阴不足,腰痠膝软,盗汗遗精,神疲口燥 | 真阴不足,腰痠膝软,盗汗遗精,神疲口燥 | 肾阳亏虚,命门火衰,阳虚腰痛者慎用,外感寒湿,跌仆外伤,气滞血瘀所致的腰痛慎用,孕妇慎用 | 熟地黄、龟甲胶、鹿角胶、枸杞子、菟丝子、山茱萸、山药、牛膝 |
大补阴丸 | 滋阴降火 | 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 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 感冒,气虚发热,火热实证,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慎用 | 熟地黄、醋龟甲、盐知母、盐黄柏、猪脊髓 |
知柏地黄丸 | 滋阴降火 | 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 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 感冒,气虚发热,脾虚便溏,气滞中满者慎用 | 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知母、黄柏、茯苓、泽泻、牡丹皮 |
河车大造丸 | 滋阴清热,补肾益肺 | 肺肾两亏,虚劳咳嗽,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腰膝痠软 | 肺肾两亏,虚劳咳嗽,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腰膝痠软 | 孕妇及气虚发热汗出者慎用 | 紫河车、熟地黄、醋龟甲、天冬、麦冬、盐杜仲、牛膝(盐炒)、盐黄柏 |
麦味地黄丸 | 滋肾养肺 | 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痠软,消渴 | 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痠软,消渴 | 感冒患者慎用 | 熟地黄、酒萸肉、山药、麦冬、牡丹皮、茯苓、泽泻、五味子 |
玉泉丸 | 清热养阴,生津止渴 | 阴虚内热所致的消渴 | 症见多饮、多食、多尿;2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 孕妇及阴阳两虚消渴者慎用 | 葛根、天花粉、地黄、麦冬、五味子、甘草 |
杞菊地黄丸 | 滋肾养肝 | 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 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 实火亢盛所致的头晕,耳鸣,以及脾虚便溏者慎用 | 熟地黄、酒萸肉、山药、枸杞子、菊花、茯苓、泽泻、牡丹皮 |
补气养血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八珍颗粒 | 补气益血 | 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 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 感冒及体实有热者慎用 | 熟地黄、党参、当归、白芍(炒)、炒白术、茯苓、川芎、炙甘草 |
人参归脾丸 | 益气补血,健脾宁心 |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 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崩漏、带下 | 热邪内伏,阴虚脉数以及痰湿壅盛者慎用 | 人参、炙黄芪、当归、龙眼肉、白术(麸炒)、茯苓、远志(去心、甘草炙)、酸枣仁(炒)、木香、炙甘草 |
人参养荣丸 | 温补气血 | 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 | 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 | 阴虚,热盛者慎用,孕妇慎服 | 人参、熟地黄、土白术、茯苓、炙黄芪、五味子(酒蒸)、当归、白芍(麸炒)、肉桂、制远志、陈皮、炙甘草 |
十全大补丸 | 温补气血 | 气血两虚 | 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 体实有热,感冒,孕妇慎用 | 熟地黄、党参、炒白术、茯苓、炙黄芪、当归、酒白芍、肉桂、川芎、炙甘草 |
健脾生血颗粒 | 健脾和胃,养血安神 | 脾胃虚弱及心脾两虚所致的血虚证 | 症见面色萎黄或(白光)白、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大便不调、烦躁多汗、倦怠乏力、舌胖色淡、苔薄白、脉细弱。缺铁性贫血见上述证候者 | 饭后服用,服药期间,忌服茶水,勿与鞣酸类药物合用 | 党参、黄芪、茯苓、炒白术、山药、醋南五味子、山麦冬、醋龟甲、大枣、炒鸡内金、龙骨、煅牡蛎、甘草、硫酸亚铁 |
补气养阴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生脉饮 | 益气复脉,养阴生津 | 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 | 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 | 里实证及表证未解者慎用 | 红参、麦冬、五味子 |
人参固本丸 | 滋阴益气,固本培元 | 阴虚气弱,虚劳咳嗽,心悸气短,骨蒸潮热,腰痠耳鸣,遗精盗汗,大便干燥。 | 阴虚气弱,虚劳咳嗽,心悸气短,骨蒸潮热,腰痠耳鸣,遗精盗汗,大便干燥 | 外感咳嗽忌用 | 人参、熟地黄、地黄、山茱萸(酒炙)、山药、麦冬、天冬、泽泻、牡丹皮、茯苓 |
消渴丸 | 滋肾养阴,益气生津 | 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 | 症见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眠差、腰痛;2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 阴阳两虚消渴者慎用,体质虚弱,高热,老年患者,有肾上腺皮质功能退减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者慎用 | 地黄、葛根、黄芪、天花粉、南五味子、山药、玉米须、格列本脲 |
参芪降糖胶囊 | 益气养阴,健脾补肾 | 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 | 症见咽干口燥、倦怠乏力、口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2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 孕妇禁用。阴阳两虚消渴者慎用。邪盛实热者慎用,待实热退后方可服用。服药期间,忌食肥甘、辛辣食物,控制饮食,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忌烟酒。避免长期精神紧张,适当进行体育活动。对重症病例,应合用其他降糖药物治疗,以防病情加重。在治疗过程中,尤其是与西药降糖药联合用药时,要及时监测血糖,避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 人参茎叶皂苷、黄芪、山药、麦冬、五味子、枸杞子、覆盆子、地黄、天花粉、茯苓、泽泻 |
养胃舒胶囊 | 益气养阴,健脾和胃,行气导滞 | 脾胃气阴两虚所致的胃痛 | 症见胃脘灼热疼痛、痞胀不适、口干口苦、纳少消瘦、手足心热;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 肝胃火盛之吞酸嗳腐者慎用 | 黄精(蒸)、党参、白术(炒)、山药、菟丝子、北沙参、玄参、乌梅、陈皮、山楂、干姜 |
阴阳双补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龟鹿二仙膏 | 温肾补精,补气养血 | 肾虚精亏 | 腰膝痠软、遗精、阳痿 | 感冒及脾胃虚弱者慎用 | 龟甲、鹿角、党参、枸杞子 |
补精养血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七宝美髯丸 | 滋补肝肾 | 肝肾不足 | 须发早白、遗精早泄、头眩耳鸣、腰痠背痛 | 孕妇,脾胃虚弱及感冒者慎用 | 制何首乌、枸杞子(酒蒸)、菟丝子(炒)、补骨脂(黑芝麻炒)、当归、牛膝(酒蒸)、茯苓 |
安神剂 |
|||||
补虚安神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天王补心丸 | 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 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 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因其含朱砂,故不宜过量或久服,不可与溴化物、碘化物同服。服药期间,不宜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严重心律失常者,需急诊观察治疗 | 地黄、天冬、麦冬、玄参、当归、丹参、炒酸枣仁、柏子仁、党参、五味子、茯苓、制远志、石菖蒲、朱砂、桔梗、甘草 |
柏子养心丸 | 补气、养血、安神 | 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 | 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 |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肝阳上亢及阴虚内热者不宜服。服药期间,应保持精神舒畅,劳逸适度,不宜饮用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品。因其含朱砂,故不可过量、久用,不可与溴化物、碘化物同服 | 炙黄芪、党参、当归、川芎、柏子仁、酸枣仁、制远志、醋五味子、肉桂、茯苓、半夏曲、朱砂、炙甘草 |
养血安神丸 | 滋阴养血,宁心安神 | 阴虚血少 | 头眩心悸、失眠健忘 | 脾胃虚弱者慎用 | 熟地黄、首乌藤、墨旱莲、合欢皮、仙鹤草、地黄、鸡血藤 |
枣仁安神液 | 养血安神 | 心血不足 | 失眠、健忘、心烦、头晕;神经衰弱症见上述证候者 | 孕妇及胃酸过多者慎用 | 炒酸枣仁、醋五味子、丹参 |
和解剂 |
|||||
和解少阳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小柴胡颗粒 | 解表散热,疏肝和胃 | 外感病邪犯少阳证 | 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 风寒感冒者慎用 | 柴胡、黄芩、党参、大枣、生姜、姜半夏、甘草 |
调和肝脾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逍遥颗粒 |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 肝郁脾虚 | 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 肝肾阴虚所致的胁肋疼痛,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者慎用 | 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大蜜丸中无该药)、薄荷 |
加味逍遥丸 | 疏肝清热,健脾养血 | 肝郁血虚,肝脾不和 | 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 | 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大便溏薄者慎用 | 柴胡、栀子(姜炙)、牡丹皮、薄荷、白芍、当归、白术(麸炒)、茯苓、甘草、生姜 |
理气剂 |
|||||
理气疏肝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四逆散 | 透解郁热,疏肝理脾 | 肝气郁结 | 胁痛、痢疾,症见脘腹胁痛、热厥手足不温、泻痢下重 | 孕妇,肝阴亏虚胁痛,寒厥所致四肢不温者慎用 | 柴胡、白芍、枳壳(麸炒)、甘草 |
左金丸 | 泻火,疏肝,和胃,止痛 | 肝火犯胃 | 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 | 脾胃虚寒胃痛及肝阴不足胁痛者慎用 | 黄连、吴茱萸 |
柴胡舒肝丸 | 疏肝理气,消胀止痛 | 肝气不舒 | 症见胸胁痞闷、食滞不消、呕吐酸水 | 肝胆湿热,脾胃虚弱证者慎用 | 柴胡、青皮(炒)、陈皮、防风、醋香附、麸炒枳壳、木香、乌药、姜半夏、茯苓、桔梗、姜厚朴、紫苏梗、豆蔻、甘草、炒山楂、炒槟榔、六神曲(炒)、酒大黄、酒白芍、当归、醋三棱、醋莪术、黄芩、薄荷 |
气滞胃痛颗粒 |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 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 | 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 | 肝胃郁火,胃阴不足所致胃痛者及孕妇慎用 | 柴胡、香附(炙)、白芍、延胡索(炙)、枳壳、炙甘草 |
胃苏颗粒 | 理气消胀,和胃止痛 | 气滞型胃皖痛 | 症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 孕妇及脾胃阴虚或肝胃郁火胃痛者慎用 | 紫苏梗、香附、陈皮、枳壳、槟榔、香橼、佛手、鸡内金(制) |
理气和中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木香顺气丸 | 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 湿阻中焦、脾胃不和所致的湿滞脾胃证 | 症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 孕妇及肝胃郁火胃痛,痞满者慎用 | 木香、醋香附、厚朴、青皮、枳壳(炒)、槟榔、陈皮、砂仁、苍术(炒)、生姜、甘草 |
越鞠丸 | 理气解郁,宽中除满 | 瘀热痰湿内生所致的脾胃气郁 | 症见胸脘痞闷、腹中胀满、饮食停滞、嗳气吞酸 | 阴虚火旺者慎用 | 醋香附、川芎、炒栀子、苍术(炒)、六神曲(炒) |
活血剂 |
|||||
活血化瘀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复方丹参片 |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 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 | 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 孕妇慎用。寒凝血瘀胸痹心痛者不宜使用,脾胃虚寒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浓茶。治疗期间,如心绞痛持续发作,宜加用硝酸酯类药。如果出现剧烈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应及时送医院救治。个别人服药后胃脘不适,宜饭后服用 | 丹参、三七、冰片 |
丹七片 |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 瘀血痹阻 | 胸痹心痛、眩晕头痛、经期腹痛 | 孕妇,月经期及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 丹参、三七 |
血塞通颗粒 |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 | 瘀血阻络 | 中风偏瘫、肢体活动不利、口眼斜、胸痹心痛、胸闷气憋;中风后遗症及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 孕妇慎用,阴虚阳亢或肝阳化风不宜单用本品 | 三七总皂苷 |
消栓通络胶囊 | 活血化瘀,温经通络 | 瘀血阻络所致的中风 | 症见神情呆滞、言语謇涩、手足发凉、肢体疼痛;缺血性中风及高脂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 孕妇,月经期及有出血倾向者慎用,阴虚内热,风火,痰热证者慎用 | 川芎、丹参、黄芪、三七、桂枝、郁金、木香、泽泻、槐花、山楂、冰片 |
逐瘀通脉胶囊 | 破血逐瘀,通经活络 | 血瘀所致的眩晕 | 症见头晕、头痛、耳鸣、舌质黯红、脉沉涩;高血压、脑梗塞、脑动脉硬化等病见上述证候者 | 脑出血患者禁用 | 水蛭、虻虫、桃仁、大黄 |
活血行气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血府逐瘀口服液 |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 气滞血瘀 | 胸痹、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 | 孕妇忌用,气虚血瘀者慎用 | 炒桃仁、红花、地黄、川芎、赤芍、当归、牛膝、柴胡、桔梗、麸炒枳壳、甘草 |
元胡止痛片 | 理气,活血,止痛 | 气滞血瘀 | 胃痛、胁痛、头痛及痛经 | 孕妇及胃阴不足者慎用 | 醋延胡索、白芷 |
速效救心丸 | 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 | 气滞血瘀 | 冠心病、心绞痛 | 孕妇禁用。气阴两虚、心肾阴虚之胸痹心痛者、有过敏史者及伴中重度心力衰竭的心肌缺血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忌吸烟饮酒、喝浓茶。治疗期间,心绞痛持续发作宜加用硝酸酯类药。如果出现剧烈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应及时救治 据报道,有服用本品引起偶有引发口腔溃疡、口唇肿胀、急性荨麻疹及全身性皮疹的不良反应,使用时应注意 | 川芎、冰片 |
冠心苏合滴丸 | 理气,宽胸,止痛 | 寒凝气滞、心脉不通所致的胸痹 | 症见胸闷、心前区疼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 孕妇禁用。阴虚血瘀之胸痹忌用 | 苏合香、冰片、乳香(制)、檀香、土木香 |
心可舒胶囊 |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 气滞血淤 | 胸闷、心悸、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高血压、心律失常见上述证候者 | 气虚血瘀、痰瘀互阻之胸痹、心悸者不宜单用 | 丹参、葛根、三七、山楂、木香 |
九气拈痛丸 | 理气,活血,止痛 | 气滞血瘀 | 胸胁胀满疼痛、痛经 | 孕妇禁用 | 醋延胡索、醋香附、木香、陈皮、郁金、醋莪术、五灵脂(醋炒)、高良姜、槟榔、甘草 |
益气活血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麝香保心丸 | 芳香温通,益气强心 | 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 | 症见心前区疼痛、固定不移;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见上述证候者 | 孕妇忌用。不宜与洋地黄类药物同用。心绞痛持续发作,服药后不能缓解时应加用硝酸甘油等药物。如出现剧烈心绞痛、心肌梗死,应及时救治 | 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肉桂、苏合香、蟾酥、人工牛黄、冰片 |
消栓胶囊 | 补气活血通络 | 中风气虚血瘀证 | 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謇涩、气短乏力、面色(白光)白;缺血性中风见上述证候者 | 孕妇禁服。中风急性期痰热证、风火上扰证者不宜使用。阴虚阳亢证、肝阳上亢证及有出血倾向者慎用。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辛辣食物。病情急重者宜结合相应抢救治疗措施 | 黄芪、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地龙 |
通心络胶囊 | 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 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所致的冠心病心绞痛 | 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亦用于气虚血瘀络阻型中风病,症见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舌斜,言语不利 | 方中全蝎、蜈蚣、土鳖虫有毒,水蛭有小毒,故孕妇忌用,不宜多服、久服。出血性疾患、妇女经期及阴虚火旺型中风禁用。宜饭后服用。治疗期间,若心绞痛持续发作,应及时就诊救治 | 人参、水蛭、土鳖虫、赤芍、乳香(制)、降香、全蝎、蜈蚣、檀香、冰片、蝉蜕、酸枣仁(炒) |
诺迪康胶囊 | 益气活血,通脉止痛 | 气虚血瘀所致胸痹 | 症见胸闷、刺痛或隐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 孕妇及月经期妇女慎用 | 圣地红景天 |
益气养阴活血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稳心颗粒 |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 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 | 症见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室性早搏、房性早搏见上述证候者 | 孕妇慎用 | 黄精、党参、三七、琥珀、甘松 |
参松养心胶囊 |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 | 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属气阴两虚,心络瘀阻证 | 症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盗汗、神倦、懒言 | 孕妇慎用 | 人参、麦冬、南五味子、山茱萸、酸枣仁(炒)、桑寄生、丹参、赤芍、土鳖虫、甘松、黄连、龙骨 |
益心舒胶囊 | 益气复脉,活血化瘀,养阴生津 | 气阴两虚,瘀血阻脉所致的胸痹 | 症见胸痛胸闷、心悸气短、脉结代;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 孕妇及月经期妇女慎用 | 人参、黄芪、丹参、麦冬、五味子、川芎、山楂 |
活血化瘀息风剂 | |||||
中成药 | 功能 | 主治 | 症状 | 注意事项 | 药物组成 |
人参再造丸 | 益气养血.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 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所致的中风 | 症见口眼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疼痛、拘挛、言语不清 | 含朱砂有毒,故孕妇禁用,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中风及风湿热痹者慎用 | 人参、黄芪、白术(麸炒)、茯苓、制何首乌、当归、熟地黄、醋龟甲、豹骨(制)、桑寄生、骨碎补(炒)、天麻、胆南星、僵蚕(炒)、地龙、全蝎、天竺黄、三七、川芎、赤芍、片姜黄、乳香(醋制)、没药(醋制)、血竭、酒蕲蛇、白芷、羌活、威灵仙、麻黄、防风、葛根、粉萆薛、细辛、母丁香、乌药、青皮、沉香、醋香附、檀香、草豆蔻、豆蔻、橘红、广藿香、六神曲(麸炒)、附子(制)、肉桂、人工麝香、冰片、朱砂、琥珀、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黄连、大黄、玄参、甘草 |
华佗再造丸 | 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行气止痛 | 痰瘀阻络之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 | 症见半身不遂、拘挛麻木、口眼斜、言语不清 | 孕妇忌服,中风痰热壅盛证,表现为面红目赤,大便秘结者不宜用,平素大便干燥者慎用 | 川芎、吴茱萸、冰片等 |
抗栓再造丸 | 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息风镇痉 | 瘀血阻窍、脉络失养所致的中风 | 症见手足麻木、步履艰难、瘫痪、口眼斜、言语不清;中风恢复及后遗症见上述证候者 | 本品所含朱砂、土鳖虫、全蝎、水蛭等有毒,故孕妇禁用,不宜过量或久用 | 水蛭(烫)、丹参、三七、地龙、穿山甲(烫)、牛膝、大黄、桃仁、红花、土鳖虫、葛根、麝香、冰片、苏合香、牛黄、胆南星、全蝎、乌梢蛇、天麻、细辛、穿山龙、威灵仙、红参、黄芪、当归、何首乌、朱砂、草豆蔻、甘草 |
正保医学教育网客户端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