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内科主治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西医内科主治 > 辅导精华 > 正文

考点: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分型/症状/诊断要点

呼吸衰竭的相关内容是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会涉及的内容,为了帮助各位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呼吸衰竭的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体征/诊断要点如下:

病因、发病机制    

病因

1.呼吸道阻塞性病变:

炎症、肿瘤、异物阻塞气道。

2.肺组织病变:

肺炎、重度肺结核肺气肿、弥散性肺纤维化、肺水肿、ARDS。

3.肺血管疾病:

肺血管栓塞、肺梗死等。

4.胸廓胸膜病变:

胸廓外伤、畸形、手术创伤、气胸、胸腔积液等。

5.神经肌肉疾病:

脑部炎症、出血、外伤等;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有机磷中毒、破伤风及严重钾代谢紊乱等。

发病机制

发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主要机制有:通气不足、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及氧耗量增加。

1.通气不足

2.弥散障碍

3.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4.氧耗量增加

分型    

1.按病程分类

(1)急性呼吸衰竭:

因突发原因,如溺水、电击、外伤、药物中毒或物理化学因素刺激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常在数秒或数小时内导致呼吸功能衰竭,病情危重。

(2)慢性呼吸衰竭:

指一些慢性疾病,如COPD、肺结核、间质性肺疾病、神经肌肉病变等,其中以COPD最常见,造成呼吸功能的损害逐渐加重,经过较长时间发展为呼吸衰竭。

2.按动脉血气检查结果分类

(1)Ⅰ型呼吸衰竭(即缺氧性呼吸衰竭):

表现为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Pa0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主要见于肺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动-静脉分流)的疾病,如严重肺部染性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等。

(2)Ⅱ型呼吸衰竭(即高碳酸性呼吸衰竭):

表现为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PaO2<60mmHg,PaCO2>50mmHg)。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

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是由于肺气虚衰,感受邪毒所致。病久损及脾、肾、心诸脏,肺失通调、脾失运化、肾失开合,则三焦决渎失司,水气泛溢肌肤,凌心射肺,最终可致阳微欲脱。

本病病位在肺,发生发展与脾、肾、心密切相关。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心虚,标实为痰浊、瘀血、水饮。肺、脾、肾、心虚损为发生本病的主要内因,感受外邪是引发本病的主要诱因,痰浊壅肺、血瘀水阻是产生变证的主要根源。

典型症状    

1.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临床最早出现的症状,轻者仅感呼吸费力,重者呼吸劳累窘迫、大汗淋漓,甚至窒息。

2.发绀

缺氧的典型体征。

3.精神神经症状

急性RF的精神症状较慢性为明显,急性缺氧可出现精神错乱、躁狂、昏迷、抽搐等症状。慢性缺氧多有智力或定向功能障碍。高碳酸血症出现中枢抑制之前的兴奋状态,如失眠、烦躁、躁动。

4.血液循环系统症状

严重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加快心率,增加心排血量,升高血压。高碳酸血症使外周体表静脉充盈,皮肤红润、温暖多汗、血氧升高、心搏量增多而致脉搏洪大;脑血管扩张,可产生搏动性头痛。如严重缺氧、酸中毒引起心肌损伤,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以及心脏停搏。

5.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严重RF可明显影响肝肾功能。重度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常发生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渗血,或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诊断    

1.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或其他导致呼吸功能障碍的疾病;

2.有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表现。

3.动脉血气:Pa02<60mmHg伴或不伴PaCO2>50mmHg。

中西医治疗    

中西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点:呼吸衰竭的中西医治疗要点

推荐阅读:

快速掌握!清热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的功效总结

2022中西医内科主治医师基础阶段怎么备考?

以上“考点: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分型/症状/诊断要点”由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医学教育网提供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经验、精炼知识点以及政策动态变化!更多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相关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西医结合内科主治医师栏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5年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