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临床应用是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如下:
【药用】本品为樟科植物菌桂的细枝。
【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
【临床应用】1.用于风寒表症
桂枝辛温,善祛风寒,能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不论有汗、无汗都可应用。如风寒表症,身不出汗,配麻黄同用,有相须作用,可促使发汗;如风寒表症,慎身有汗出,配芍药等,有协调营卫的作用。
2. 用于寒湿痹痛与经闭腹痛、痛经等症
桂枝能温通经脉,对寒湿性风湿痹痛,多配合附子、羌活、防风等同;对气血寒滞所引起的经闭、痛经等症,常配合当归、芍药、桃仁等同用。
3. 用于水湿停滞所致的痰饮喘咳,以及小便不利等症
桂枝性温,善通阳气,能化阴寒,对阴寒遏阻阳气,津液不能输布,因而水湿停滞形成痰饮的病症,常与茯苓、白朮等配伍应用:如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用桂枝以通阳化气,助利水药以通利小便,常配合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
【处方用名】桂枝、川桂枝(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