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感染,也称为院内感染或医疗相关性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期间获得的新发感染。这类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还可能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因此,预防医院内感染是医疗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 手卫生: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处理污染物后等关键时刻彻底清洁双手或使用消毒剂。
2. 无菌技术与隔离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规程,如穿刺、插管等;对于易感人群和已知感染源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医生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控制用药时间。
4. 环境清洁与消毒:定期对病房、诊疗室等环境进行彻底清洁和有效消毒,特别是高频接触表面如门把手、床栏杆等部位。
5. 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有关个人卫生的知识,指导他们正确洗手方法和其他自我保护措施。
6. 呼吸道管理: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病人,应加强呼吸道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7. 尿管与导尿途径管理:尽量减少留置尿管的时间,定期更换,并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8. 伤口护理:正确处理手术切口和其他开放性创面,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感染迹象。
9. 建立监测体系:建立医院内感染监控系统,对感染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上述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