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治疗荨麻疹时,主要采用辨证施治的原则。首先需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来判断患者的具体病因病机,然后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1. 风热犯表:表现为皮疹色红,遇热加重,伴有咽痛口干等症状。治疗以疏风清热为主,可选用银翘散加减或荆防败毒散等方剂。
2. 湿热蕴肤:患者皮肤出现黄色或者暗红色的丘疹、水疱,并且有瘙痒感,可能伴有大便溏泄。此时应采取清热利湿的方法,如龙胆泻肝汤加减。
3. 血虚风燥:多见于慢性荨麻疹,皮损颜色淡白或呈苍白色,夜间加重,常伴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治法为养血润燥,可用当归饮子加减。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药方,并结合针灸、拔罐等外治疗法以增强疗效。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过敏源接触、精神压力过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