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阳明胃经腧穴是2020年中西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足阳明胃经腧穴汇总:地仓、下关、天枢,医学教育网整理如下:
地仓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经水气化之气。
[运行规律]地部经水一是向大迎穴分流,二是向人迎穴分流,三是部分经水气化后交于阳跷脉。
[功能作用]分流胃经地部经水,为阳跷脉提供阳热之气。
[主治] 口歪,流涎,眼睑(目闰)动。
[配伍] 配颊车、合谷、治口歪、流涎。
[刺灸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
[附注] 手足阳明经,阳跷脉交会穴。
下关
下即下方,关指机关(即下颌关节),此穴在下颌关节部之下方,故名下关。别名下手、下臂、下砂。
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
【取穴】
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闭口取穴。
【解剖】
当颧弓下缘,皮下有腮腺,为咬肌起始部;有面横动、静脉,最深层为上颌动、静脉;正当面神经颧眶支及耳颞神经分支,最深层为下颌神经。
【穴性】祛风活络,开窍益聪。
【主治】
耳聋,耳鸣,聤耳,齿痛,口噤,口眼歪斜。
【配伍】
配听宫、翳风、合谷,泻热通络镇痛,治颞颌关节炎。
配合谷、太阳、睛明,治三叉神经痛。
配颊车、合谷、外关,直达活络,治牙关紧闭。
配大迎、翳风、完骨,治牙齿龋痛。
配合谷、下关,治上牙痛和三叉神经痛。
配耳门、听宫、听会,治耳聋。
配阳溪、关冲、液门、阳谷,清热泻火通窍,治耳鸣,耳聋。
配翳风,治耳疾。
【刺灸法】
1.向下直刺0.3~0.5寸,周围酸胀或麻电感放散至下颌。
注意:不能深刺,以免刺伤脑膜中动脉,引起出血。
2.沿下颌骨向上、下齿平刺1.5~2.0寸,酸胀扩散至上下齿,治牙痛。
3.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或药物天灸。
天枢
【定位】
脐中旁开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9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9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主治】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剌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
①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
②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操作】
直刺l~1.5寸。《千金》:孕妇不可灸。
【备注】大肠募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