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儿科 > 正文

小儿身长(高)测量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囟门的测量方法

——●●●聚焦热点●●●——

报名预约> 有问必答> 报考测评>

关于“小儿身长(高)测量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囟门的测量方法”的相关知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如下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144518

身长(高)测量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测量方法及正常值  3岁以下小儿仰卧位以量床测量从头顶至足底的长度,称身长。3岁以上可用身高计或固定于墙上的软尺测量身高。

出生时身长约为50cm。生后第一年身长增长最快,约25cm,其中前3个月约增长12cm。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约1Ocm。2周岁后至青春期身高(长)增长平稳,每年约7cm。临床可用以下公式估算2岁后至12岁儿童的身高:

身高(cm)=70+7×年龄

2.临床意义  ①身高(长)是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增长与种族、遗传、体质、营养、运动、疾病等因素有关。②身高的显著异常是疾病的表现,如身高低于正常均值的70%,应考虑侏儒症、克汀病、营养不良等。

囟门测量方法、闭合时间及临床意义

1.测量方法及正常值  前囟是额骨和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以囟门对边中点间的连线距离表示,出生时约1.5~20cm,至12~18个月闭合。后囟是顶骨和枕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部分小儿出生时就已闭合,未闭合者正常情况应在生后2~4个月内闭合。

2.临床意义  囟门早闭且头围明显小于正常者,为头小畸形;囟门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常见于解颅(脑积水)、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囟门凹陷多见于阴伤液竭之失水或极度消瘦者,称囟陷;囟门凸出反映颅内压增高,多见于热炽气营之脑炎、脑膜炎等,称囟填。

小儿咳嗽的中医辨证治疗处方

小儿中药剂量的注意事项、使用禁忌

《中医儿科学》儿科口疮的辨证论治

以上“小儿身长(高)测量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囟门的测量方法”来自医学教育网,更多中医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