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包络?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解答如下,请各位考生仔细查看。
心包络,简称心包,亦称“膻中”, 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古代医家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不得受邪,所以若外邪侵心,则心包络当先受病,故心包亦有“代心受邪”之功用。如《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明清温病学派受“心不受邪”思想的影响,在温病学说中,将外感热病中出现的神昏谵语等心神受扰的病态,称之为“热入心包”或“痰热蒙蔽心包”。事实上,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证,即是心的病证,心和其他脏器一样,皆可受邪气之侵。
更多中医护理操作,请关注医学教育网提供护士资格、初级护师及主管护师辅导课程,十数年辅导经验,老师辅导团队,欢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