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中医小讲堂】中药的剂量—剂量与药物性质、剂型等关系

热点内容推荐

每日一练> 考试大纲>
考试政策详细解读> 课程免费试听>

“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这句话就能看出来中药剂量的重要性,俗话说的传方不传量,都是在反应中药剂量重要性。一般来讲,确定中药的剂量,应考虑如下几方面的因素:

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一旦病情好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中病即止,防止过量或蓄积中毒。此外,花、叶、皮、枝等量轻质松及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药物用量宜小;矿物、介壳质重沉坠及性味淡薄、作用温和的药物用量宜大;鲜品药材含水分较多,用量宜大(一般为干品的4倍);干品药材用量当小;过于苦寒的药物也不要久服过量,免伤脾胃;牛黄、猴枣、鹿茸、珍珠等贵重药材,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用量。

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些;单味药使用比复方中应用剂量要大些;在复方配伍使用时,主要药物比辅助药物用量要大些。

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

由于年龄、体质的不同,对药物耐受程度不同,则药物用量也就有了差别。一般老年、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的病人,都要减少用量;成人及平素体质壮实的患者用量宜重。一般5岁以下的小儿用成人药量的1/4,5岁以上的儿童按成人用量减半服用。病情轻重、病势缓急、病程长短与药物剂量也有密切关系。一般病情轻、病势缓、病程长者用量宜小,病情重、病势急、病程短者用量宜大。

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

夏季发汗解表药及辛温大热药不宜多用,冬季发汗解表药及辛热大热药可以多用;夏季苦寒降火药用量宜重,冬季苦寒降火药则用量宜轻。

除了剧毒药、峻烈药、精制药及某些贵重药外,一般中药常用内服剂量为5~10g,部分常用量较大剂量为15~30g,新鲜药物常用量为30~60g。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医学教育网推出2022年中医内科主治考试辅导课程,契合复习备考要求,推出2大班次:无忧实验班、超值精品班。满足不同考生的需求,考生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辅导班次学习! 点击详情了解>>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