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内科主治医师的考点之一。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都是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阴阳互损的相关知识,分享如下:
考点: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阴阳互损: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机体的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化生阴液,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称“阳损及阴”。同样,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或“阴虚及阳”最终导致“阴阳两虚”:阴阳两虚是阴阳的对立处在低于正常水平的平衡状态,是病理状态而不是生理状态。
临床上,为了区别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和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把阳盛则热称作“实热”,把阴虚则热称作“虚热”,把阴盛则寒称作“实寒”,把阳虚则寒称作“虚寒”:至于阳损及阴、阴损及阳乃致阴阳两虚,均属虚寒虚热范畴;阳损及阴,以虚寒为主,虚热居次;阴损及阳.以虚热为主,虚寒居次;而阴阳两虚则是虚寒虚热并存,且暂时处于均势的状态。但是由于这种低水平的平衡是动态平衡,所以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仍然会有主次。
推荐阅读:
重磅!2020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时间延期到9月!
必看!2020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延期相关问题解读
阴阳学说在病理学上的应用之阴阳偏衰
阴阳学说在病理学上的应用之阴阳偏盛
以上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编辑整理。更多医考资讯,欢迎登录医学教育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