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阳黄的辨证施治要点总结之下

阳黄的辨证施治要点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一、 湿困脾胃

1. 症状

身目俱黄,黄色晦滞,头重身困,脘腹痞满,恶心纳少,腹胀,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弦滑或濡缓。

2.证候分析

湿困脾胃致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阻遏肝胆,胆汁外溢皮肤,故身目俱黄。湿为阴邪,故黄色晦滞。睥主肌肉四肢,睥为湿困则头重身困。运化失职,则脘腹痞满、恶心纳少、腹胀便溏。舌脉为湿邪困睥之象。

3. 针灸治疗

治法:健睥和胃,利湿化浊。

选穴:以足太阴睥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取至阳、睥俞、胆俞、中脘、足三里、三阴交穴。

随证配穴:腹胀便溏甚者,加天枢、关元。

刺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并可加灸。

方义:至阳为督脉经气所注,针灸并用可温通阳气,且为退黄要穴。中脘为六腑之会,配足三里、睥俞有健脾和胃化湿的功效。胆俞以通利胆腑,三阴交导湿下行。

二、湿热兼表

1. 症状

目微黄,小便黄,脘腹满闷,不思饮食,伴恶寒发热,头身重痛,倦怠乏力,苔微黄腻,脉浮数。

三、 胆腑郁热

1. 症状

身目发黄鲜明,上腹、右胁胀闷疼痛,牵引肩背,壮热不退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呕逆,尿黄,便秘,舌红,苔黄干,脉弦滑数。

2.证候分析

湿热砂石郁滞,脾胃不和,肝胆失疏。

3. 治法

疏肝泄热,利胆退黄。

阳黄的辨证施治要点总结之上>>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