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肝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是什么?

热点内容推荐

每日一练> 考试大纲>
考试政策详细解读> 课程免费试听>

肝病各证候的鉴别要点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一、肝血虚证

肝血虚证是指肝血不足,组织器官失其濡养表现眩晕、视力减退、经少、肢麻手颤等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头晕眼花,视力减退或夜盲,或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手足震颤,肌肉瞤动,或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爪甲不荣,面白无华,舌淡,脉细。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或因失血过多,或久病重病,失治误治伤及营血所致。辨证时应注意本证一方面有肝血不足,筋脉、两目、爪甲失养的见症(视物模糊或夜盲,爪甲不荣,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瞤动,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另一方面有血虚见症(头晕目眩,面白无华等)。临床辨证以筋脉、爪甲、两目失于濡养的见症与血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

二、肝阴虚证

肝阴虚证是指肝之阴液不足,阴不制阳,虚热内扰所表现的以头晕、目涩、胁痛、烦热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

〖临床表现〗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胁肋隐隐灼痛,面部烘热或两颧潮红,或手足蠕动,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乏津,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本证多由于情志不遂,气郁化火,耗伤肝阴;或热病后期,灼伤阴液;或肾阴不足,水不涵木,累及肝阴,以致肝失濡润,头目、筋脉失养,阴不制阳,虚热内扰。辨证时应该注意一方面有肝阴不足,两目、筋脉失养的见症(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胁肋灼痛隐隐,手足蠕动,脉弦),另一方面有阴虚内热征象(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临床以头目、筋脉、肝络失于濡(养)润的表现及阴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

三、肝郁气滞证

肝郁气滞证是指肝的疏泄功能不及而致气机郁滞所表现的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情志抑郁,善太息,胸胁、少腹疼痛,走窜不定;或咽部异物感;或颈部瘿瘤、瘰疬,或胁下肿块;妇女可见乳房作胀疼痛,月经不调痛经;舌苔薄白,脉弦。病情轻重与情志变化关系密切。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精神刺激,情志不遂;或病邪侵扰,阻遏肝脉;或其他脏腑病变的影响,使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条达所致。辨证时应注意本证一方面有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的见症(情志抑郁,胸胁少腹胀满窜痛,善太息,妇女乳房胀痛痛经闭经等);另一方面可见肝气夹痰的见症(咽部异部感,瘿瘤、瘰疬);另外还可见气滞血瘀的见症(胁下癥块)。临床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窜痛,以及妇女月经失调为辨证要点。

四、肝火炽盛证

肝火炽盛证是指因肝经火盛,气火上逆,以火热炽盛于上表现的头痛、烦躁、耳鸣、胁痛等及火热症状为主要特征的证候,又叫肝火上炎证。

〖临床表现〗头晕胀痛,痛如刀劈,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耳鸣如潮,甚或突发耳聋,失眠,噩梦纷纭,或胁肋灼痛,吐血、衄血,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因火热之邪内侵,或他脏火热累及于肝,以致肝经气火上逆所致。辨证时应该注意本证一方面有肝(胆)经火热炽盛的见症(头晕胀痛,痛势若劈,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耳鸣如潮或突发耳聋,不寐,胁肋灼痛,口苦);另一方面有实热征象(尿黄便秘,苔黄舌红,脉弦数)。临床以肝经循行部位表现的实火炽盛症状为辨证要点。

应当熟悉的是:肝阴虚与肝血虚证同属虚证,为肝脏阴血不。但是肝血证病在本脉,而阳火之象不著;肝阴虚证,乙癸同源,常常肝肾阴虚并见,虚阳偏亢,症见热象。故治亦有别,肝血虚治宜养血柔肝,肝阴虚治当滋肾养肝,佐以清热潜阳之品。再者,肝阴虚证与肝火炽盛证亦当鉴别,因前者属虚热,后者属实火,所以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肝气郁滞、肝火炽盛、肝血虚、肝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诸证常同出一源,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发病机理上看,肝气郁滞证是其基础证型。临证时应根据各个证候的临床表现特征,仔细进行辨别。同时,还应分析其内在联系,注意病情的不断变化,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

五、肝阳上亢证

肝阳上亢证是指肝肾阴亏,肝阳亢扰于上,以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烦躁、腰膝酸软等为特征的上实下虚证候。

〖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头重脚轻,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弦有力或弦细数。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素体阳盛,性急多怒,肝阳偏亢;或长期恼怒焦虑,气郁化火,阳气偏亢而暗耗阴液;或平素肾阴亏虚,或房劳太过,年老阴亏,水不涵木,阴不制阳,肝阳偏亢所致。辨证时应该注意一方面有肝阳升发太过的见症(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另一方面有肝肾阴虚见症(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红少津,脉弦细数)。临床常以肝阳亢于上(头目眩晕、胀痛),肾阴亏于下(头重脚轻,腰膝酸软)为辨证要点。

值得提及的是:肝阳上亢证与肝火炽盛证在证候和病机上有近似之处,因火性炎上,阳气亦亢于上,故均以头面部症状突出。其区别在于:肝火炽盛以目赤头痛,胁肋灼痛,口苦口渴,便秘尿黄等火热证候为主,病程较短,病势较急,阴虚证候不突出,病情纯属实证,是由火热之邪侵扰所致;肝阳上亢以头目胀痛、眩晕、头重脚轻等上亢症状为主,病程较长,病势略缓,且见腰膝酸软、耳鸣等下虚症状,阴虚证候明显,故病情属上盛下虚,虚实夹杂,是由气血逆乱所致。

六、寒滞肝脉证

寒滞肝脉证是指由于寒邪侵袭,凝滞肝经,表现以肝经循行部位冷痛为主症的证候。又称寒凝肝经证,简称“肝寒证”。

〖临床表现〗少腹冷痛,阴部坠胀作痛,或阴囊收缩引痛,得温痛减,遇寒加甚,或见巅顶冷痛,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润,脉象沉紧或沉弦。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感受外寒,寒凝肝经经脉所致。辨证时应注意本证一方面有肝经寒凝气滞见症(少腹冷痛,阴部坠胀作痛,阴囊收缩冷痛,或巅顶冷痛,脉沉迟或弦紧);另一方面有寒邪伤阳见症(形寒肢冷)。临床以少腹、阴部、巅顶冷痛,脉弦紧为辨证要点。

七、肝风内动证

肝风内动证泛指患者所出现的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以“动摇”特点为主的一类证候。

根据病因病性、临床表现的不同,常可分为肝阳化风证、热急生风证、阴虚动风证和血虚生风证等。

1、肝阳化风证

肝阳化风证是指肝阳升发、亢逆无制所致的以眩晕、肢体麻木、震颤、头胀痛、面赤,甚则突然昏仆,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謇等为主症的证候。

〖临床表现〗眩晕欲仆,步履不稳,头胀头痛,急躁易怒,耳鸣,项强,头摇,肢体震颤,手足麻木,面赤,舌红,或有苔腻,脉弦细有力,甚至突然昏仆,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謇。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肝阳素亢,耗伤阴液,或肝肾阴亏,阴不制阳,阳亢阴虚日久而化风,从而表现出具有“动摇”特点的证候。辨证时应该注意本证一方面有肝阳亢逆无制的动风见症(眩晕欲仆,肢颤);另一方面有肝肾阴亏见症(舌红脉细,指麻,步履不正);此外还可见卒中见症(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猝倒等)。临床以素有眩晕等肝阳上亢之症,继见突然动风之象为辨证要点。

2、热极生风证

热极生风证是指邪热炽盛,伤津耗液、筋脉失常所表现的以高热、神昏、抽搐为主要症状的证候。属温病之血分证。

〖临床表现〗高热口渴,烦躁谵语或神昏,颈项强直,两目上视,手足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证候分析〗本证多见于外感热性疾病后期,阴液耗伤,或内伤久病、阴液亏虚,筋脉失养所致。辨证的时候应该注意一方面本证有热灼肝经之动风见症(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另一方面有热扰心神见症(高热烦躁,发狂,神志昏迷等)。临床以高热兼见动风之象为辨证要点。

3、阴虚动风证

阴虚动风证是指因阴液亏虚,筋脉失养所致的以眩晕、手足震颤、蠕动,或肢体抽搐等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手足震颤,蠕动,或肢体抽搐,眩晕耳鸣,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本证多见于外感热病后期,阴液耗损,或内伤久病,阴液亏虚,筋脉失养所致。辨证时应该注意本证一方面有肝阴不足,筋脉失养的见症,另一方面还有阴虚内热的见症。临床以动风兼阴虚之表现为辨证要点。

4、血虚生风证

血虚动风证是指肝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的以眩晕、肢体震颤、麻木、拘急、瞤动,瘙痒等动风症状为主症的证候。

〖临床表现〗眩晕,肢体震颤,麻木,手足拘急,肌肉瞤动,皮肤瘙痒,爪甲不荣,面白无华,舌质淡白,脉细或弱。

〖证候分析〗本证多见于内伤杂病,因久病血虚、或急慢性失血,而致营血亏虚,筋脉肌肤失养所致。辨证时应该注意本证一方面有肝血虚,筋脉失养的见症,另一方面还有血虚机体失养的见症。临床以动风之象与血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