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速看!心系疾病——心悸的考点讲解

心悸的相关知识是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需要掌握的内容,为了帮助各位考生了解,医学教育网整理如下:

考点讲解

一、病因病机

(一)心悸的病因

心悸的发生多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等,以致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心主不安,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

1.体虚劳倦

2.七情所伤

3.感受外邪

4.药食不当

(二)心悸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心悸的病位在心,而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

心悸的病理性质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实证日久,病邪伤正,可分别兼见气、血、阴、阳之亏损,而虚证也可因虚致实,兼见实证表现。临床上阴虚者常兼火盛或痰热;阳虚者易夹水饮、痰湿;气血不足者,易兼气血瘀滞。

二、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心悸的诊断要点

1.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或快,或慢,或忽跳忽止,或跳动过重,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

2.可见数、促、结、代、涩、缓、沉、迟等脉象。

3.可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汗出、颤抖、乏力、头晕等症。

4.常由情志刺激、劳倦、饮酒、饱食或饥饿等因素而诱发。

(二)类证鉴别

1.惊悸与怔忡

心悸可分为惊悸与怔忡。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但病情较轻,实证居多,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常表现为持续心悸,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病情较重,每属虚证或虚中夹实。不发时亦可兼见脏腑虚损症状。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2.心悸与奔豚

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难经·五十六难》云:“发于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称之为肾积。《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喉咙,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故本病与心悸的鉴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三、辨证论治

(一)心悸的辨证要点

1.辨虚实

心悸者首应分辨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平素喜静、动则气惫,面色少华、心痛隐隐多为虚证;心悸伴心中闷痛、刺痛,喘息难卧,舌苔厚腻者多为实证。

2.辨病位

心悸的病位在心,心脏病变可以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或亏损,其他脏腑病变亦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及心。故临床亦应分清心脏与它脏的病变情况,有利于决定治疗的先后缓急。

(二)心悸的治疗原则

心悸应分虚实论治。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同时,由于心悸均有心神不宁的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合安神宁心或镇心之法。

(三)心悸的分证论治

1.心虚胆怯证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稍惊即发,劳则加重。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舌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加减。

常用药:龙齿、琥珀、酸枣仁、远志、茯神、人参、茯苓、山药、天冬、生地、熟地、五味子等。

2.心血不足证

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黄、当归、龙眼肉、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等。

3.阴虚火旺证

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常用药: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当归、丹参、人参、炙甘草、黄连、朱砂、茯苓、远志、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桔梗等。

4.心阳不振证

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代表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常用药:桂枝、附子、人参、黄芪、麦冬、枸杞、炙甘草、龙骨、牡蛎等。

5.水饮凌心证

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甚者咳喘,不能平卧;可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加减。

常用药:泽泻、猪苓、车前子、茯苓、桂枝、炙甘草、人参、白术、黄芪、远志、茯神、酸枣仁等。

加减:若见因心功能不全而致浮肿、尿少、阵发性夜间咳喘或端坐呼吸者,当重用温阳利水之品,可以真武汤加减。

6.瘀阻心脉证

心悸不安,心中憋闷,心痛时作,痛如针刺,面唇紫暗,爪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代表方: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常用药: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延胡索、香附、青皮、生地、当归、桂枝、甘草、龙骨、牡蛎等。

7.痰火扰心证

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常用药:黄连、山栀、竹茹、半夏、胆南星、全瓜蒌、陈皮、生姜、枳实、远志、菖蒲、酸枣仁、生龙骨、生牡蛎等。

网校课程讲解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观看免费课程,听老师专业讲解!

心悸

怎么样?大家都掌握了吗?想要查看更多考点内容及练习题?各位考生可以前往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辅导课程查看!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提供2022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视频,契合复习备考要求,科学制定复习计划,更有老师在线答疑!点击了解更多>>

推荐阅读: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必看!中医诊断学重要考点15个!

2022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中怎么做好知识的归纳?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生速看!心系疾病——心悸的考点讲解”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相关资讯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栏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无忧实验班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5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