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临床表现是中医全科主治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便于各位同学复习备考!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绝大多数为原发性,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其基本病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代谢紊乱,严重时可导致酸碱平衡失调,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则是其特征。本病一般早期无临床症状,至症状期才有多食、多饮、多尿、烦渴善饥、消瘦、乏力等症状出现。久病者常伴发心血管、肾、眼及神经病变,严重者可并发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也可并发化脓性感染、尿路感染、肺结核等。本病好发于中老年,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自45岁后明显上升,至60岁达高峰。目前临床将本病主要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两类。前者起病急,典型病例见于小儿及青少年,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后者起病慢,典型病例则见于成人中老年,偶见于小儿。
中医称本病为“消渴”,也称“消瘅”、“膈消”、“肺消”、“消中”。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劳伤肾、先天禀赋不足、过服温燥药物是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燥刺激之品,损伤脾胃,积于胃中,酿成内热,消谷耗液而致病。长期郁怒伤肝,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火热炽盛,上灼胃液,下耗肾精而致病。先天禀赋不足,五脏亏损,尤其肾无虚弱,使精气不足,气血虚损,终至精亏液竭而致病。凡此表明,虽病因各异,然病机则一,均为内热伤阴、消谷耗津而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