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中医执业医师儿科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定义、发病特点和辨证论治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开始,今天开始复习《中医儿科学》,想必很多同学由于不是很了解这门课程,复习起来会稍显吃力。今天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儿科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定义、发病特点和辨证论治”的内容,这样更好理解。相关内容如下: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定义和发病特点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以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骼病变为其特征。婴幼儿生长快,户外活动少,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故本病主要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北方地区发病率高于南方地区,城市高于农村,人工喂养的婴儿发病率高于母乳喂养者。本病轻者如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如失治、误治,易导致骨骼畸形,留有后遗症,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辨证论治

1.肺脾气虚证

证候: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发稀枕秃,囟门增大,伴有轻度骨骼改变,形体虚胖,肌肉松软,食欲不振,易反复感冒,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治法:健脾补肺。

代表方剂:人参五味子汤。

2.脾虚肝旺证

证候:头部多汗,发稀枕秃,囟门迟闭,出牙延迟,坐立行走无力,夜啼不宁,易惊多惕,甚则抽搐,纳呆食少,舌淡苔薄,脉细弦。

治法:健脾助运,平肝息风。

代表方剂:益脾镇惊散。

3.肾精亏损证

证候:有明显的骨骼改变症状,如头颅方大,肋软骨沟,肋串珠,手镯,足镯,鸡胸,漏斗胸等,O形或X形腿,出牙、坐立、行走迟缓,并有面白虚烦,多汗肢软,舌淡苔少,脉细无力。

治法:补肾填精,佐以健脾。

代表方剂:补肾地黄丸。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近期热点】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完整版下载

国家卫健委发布延期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报名现场审核工作的通知

【直播回放】2月15日专业师资姜逸2020年中医医师入学测试直播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40个疾病的辨证论治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执业医师儿科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定义、发病特点和辨证论治”相关内容,轻松备考,事半功倍!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4年新课

39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