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进入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备考期,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奉上“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体格检查【肝浊音界/移动性浊音/肾区叩击痛/肠鸣音】”,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腹部叩诊音
被检者取仰卧位,一般从左下腹开始,以逆时针方向叩至右下腹部,再到脐部。
腹部叩诊大部分区域均为鼓音,肝脾所在部位、增大的膀胱和子宫占据的部位以及两侧腹部近腰肌处叩诊为浊音。鼓音区缩小见于肝脾极度肿大、腹腔内肿瘤、大量腹水;鼓音区扩大见于胃肠高度胀气、胃肠穿孔。
肝浊音界
肝上界:自第2肋间开始自上至下沿右锁骨中线叩诊,叩诊由清音变浊音的肋间为肝上界。
肝下界:自下至上沿右锁骨中线及正中线叩诊至出现浊音或肋下缘。正常上界为肝肺相对浊音界,下界不如触诊准确。正常9~11cm。同时检查肝区叩痛,叩痛阳性提示炎症或者肝脏急剧肿大。
移动性浊音
检查时先让被检查者仰卧,由脐部开始向左侧叩诊,直至出现浊音,叩诊板指不动,嘱被检查者右侧卧位,再次叩诊原浊音变为鼓音,叩诊板指向右侧(下方)逐步平移,继续叩诊;若浊音,嘱患者左侧卧位,叩诊板指不动,再次叩诊该部位由浊音变为鼓音。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的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为移动性浊音。其临床意义为腹腔存在游离液体,且液体量超过1000ml。
肾区叩击痛
检查者用左手掌平放在肾区(脊肋角处),右手握拳用由轻到中等的力量叩击左手背。每部位叩1~2下。正常无叩击痛。
叩击痛阳性见于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肾结核、肾周围炎等。
膀胱叩诊
叩诊自耻骨联合上方开始,沿腹中线向下叩诊,扳指与腹中线垂直,叩诊逐渐向耻骨上方移动直至鼓音转为浊音标记,即可能为充盈膀胱之上界,另外两侧沿脐水平与腹直肌外缘,直至鼓音转为浊音标记。下腹左右两侧依同法叩诊,膀胱充盈时,叩出凹面向上的半圆形浊音区。
肠鸣音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腹部放松,充分暴露腹部。检查者站于被检者右侧,通常在脐周或右下腹进行听诊,一般听诊时间不得少于1分钟;正常情况下肠鸣音为每分钟4~5次。如肠鸣音明显异常,应延长听诊时间。
振水音
被检者仰卧位,检查者以耳贴近上腹部,同时以冲击触诊法(四指并拢屈曲)震动上腹部,可听到气/液撞击的声音,为振水音。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精华考点“肝下界触诊/脾脏触诊”
腹部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腹部肿块—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考点
国家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三站体格检查“腹壁静脉、胃肠型及蠕动波”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体格检查【肝浊音界/移动性浊音/肾区叩击痛/肠鸣音】”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整理,更多医考信息、备考资料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执业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