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省卫生计生委发布了《青海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通知如下:
各市、自治州卫生计生委,委属各单位,行业、民营医院:
现将《青海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海省卫生计生委
2018年5月23日
青海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做好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我省行政区域内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和执业注册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是指中医、藏医和蒙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四条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全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负责省内取得医师资格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执业管理。
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组织申报、初审及复审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取得医师资格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执业日常管理。
第五条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每年考核一次,考核工作开始前三个月在省卫生计生委网站公告。
第六条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专家库,专家库由中医临床专家和中药专家组成。
中医临床专家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二)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具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公平公正,原则性强,工作认真负责。
中药专家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药类别药师;
(二)具有丰富的药学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具备主管药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公平公正,原则性强,工作认真负责。
第七条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参加考核人员申报的医术专长,在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专家库内抽取考核专家组成考核组。有近亲属或者利害关系的,应当予以回避。
第三章 考核申请
第八条 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年满23周岁以上的人员,可以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第九条 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连续跟师学习中医满五年以上,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经指导老师评议合格。
(二)指导老师应当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十五年以上或者具有中医类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指导老师同时带徒不超过四名。
(三)由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推荐医师不包括其指导老师。
第十条 经多年中医医术实践的,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医术渊源,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五年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施行前已经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五年的;
(二)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并得到患者的认可;
(三)由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
第十一条 推荐医师应当为我省相关专业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第十二条 符合本细则第八至第十条规定的人员,可以向其长期临床实践所在地县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考核申请。
第十三条 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申请表》;
(二)本人有效身份证明;
(三)中医医术专长综述(不少于3000字),包括医术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描述、适应症或者适用范围、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说明等;能够证明医术专长确有疗效的相关资料(提交反映所从事专长疾病诊疗过程的医案每年12份);
(四)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推荐材料及其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复印件、《推荐医师承诺书》;
(五)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还应当提供经县级以上公证机构公证的跟师学习合同,跟师时间自签订之日起计算;自公证之日起连续跟师学习中医满五年的证明材料(与其专长密切相关的中医专科经典医著古籍等学习心得每年1篇,体现师承指导老师学术特长和经验的跟师笔记每年10篇、临床实践记录每年10篇等),指导老师出具的跟师学习情况书面评价意见、出师结论,师承医疗机构对师承人员学习情况、职业道德、临床能力的书面评价意见及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复印件(加盖机构公章);经多年中医医术实践的,还应当提供医术渊源的相关证明材料,以及长期临床实践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五年证明,或者至少十名患者的推荐证明。
第十四条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者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市(州)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者提交的材料进行复审,对申报材料不实不全、申请者在中医医术实践活动中存在安全(不良)事件的,不予受理。复审合格后统一报省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省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报送材料进行审核确认,对符合考核条件的人员、指导老师和推荐医师信息在省卫生计生委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间,如有举报,一经查实,取消申请人考核资格,取消指导老师和推荐医师资格,今后不得再作为指导老师和推荐医师,并建立“黑名单”制度。
第四章 考核发证
第十五条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实行专家评议方式,通过现场陈述问答、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评议、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等形式对实践技能和效果进行科学量化考核。医术专长陈述无医术渊源或者传承脉络的,一票否决。专家人数为不少于五人的奇数。
第十六条 考核专家应当对参加考核者使用中医药技术方法的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并针对风险点考核其安全风险意识、相关知识及防范措施。对具有较大安全隐患或对人体造成明显损害的,一票否决。
根据参加考核者使用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分为内服方药和外治技术两类进行考核。
第十七条 内服方药类考核内容包括:医术渊源或者传承脉络、医术内容及特点;与擅长治疗的病证范围相关的中医基础知识、中医诊断技能、中医治疗方法、中药基本知识和用药安全等。
考核程序分为:
(一)医术专长陈述
1.医术渊源、传承脉络的详细路线图;
2.医术的具体内容、方法、特点及有效性;
3.适应症或适用范围;
4.安全性及风险防范措施。
(二)现场问答
围绕申报者医术专长陈述中的中医理论知识、诊断技能、治疗方法及安全等方面进行问答。
(三)诊法技能操作
围绕申报者医术专长相关的病例进行口述,并模拟操作心肺复苏、体格检查、望诊、舌诊、脉诊、触诊、尿诊等内容。
(四)现场辨识中药及相关理论知识
1.考生在中医常用中药及毒性中药品种中随机抽取部分品种进行辨识;
2.考核相关中药的品种来源、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常用剂量等知识点;
3.考核相关中药在煎服方面的特殊要求等知识点;
4.考核相关药物炮制工艺及流程要点;
5.考核相关中药用药禁忌、有毒无毒知识以及常用解毒处置方法等风险点。
第十八条 外治技术类考核内容包括:医术渊源或者传承脉络、外治技术内容及特点;与其使用的外治技术相关的中医基础知识、擅长治疗的病证诊断要点、外治技术操作要点、技术应用规范及安全风险防控方法或者措施等。如外治技术中无中药的可不进行现场中药辨识。
考核程序分为:
(一)医术专长陈述
1.医术渊源、传承脉络的详细路线图;
2.医术的具体内容、方法、特点及有效性;
3.适应症或适用范围;
4.安全性及风险防范措施。
(二)现场问答
围绕申报者医术专长陈述中的中医理论知识、诊断技能、外治技术方法及安全等方面进行问答。
(三)外治技术操作
1.围绕申报者医术专长相关的病例进行模拟操作,对外治技术的操作部位、操作难度、创伤程度、感染风险等进行安全性评估,根据风险点重点考核其操作安全风险认知和有效防范方法等。
2.有创外治技术无菌操作不合格,一票否决。
3.有创治疗所使用器械,应具备相关资质证明文件,传统工具应符合中医传统或经典理论或文献记载内容。
(四)现场辨识中药及相关理论知识
1.考生在中医常用中药及毒性中药品种中随机抽取部分品种进行辨识;
2.考核相关中药的品种来源、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常用剂量等知识点;
3.考核相关中药用药禁忌知识等风险点;
4.考核相关药物炮制工艺及流程要点;
5.申请外敷药物中含毒性中药的,考核相关的中药毒性知识以及常用解毒处置方法。
第十九条 治疗方法以内服方药为主、配合使用外治技术的,增加外治技术操作考核;以外治技术为主、配合使用中药的,增加诊法技能操作考核。
考核程序参见第十七条、第十八条。
第二十条 考核专家根据参加考核者的现场陈述,结合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等,围绕相关病证的疗效评价关键要素进行分析评估并提问,对其医术专长的效果进行现场评定。必要时可采用实地调查核验等方式评定效果。
第二十一条 经综合评议后,考核专家对参加考核者采取评分制的形式作出考核结论,并对其在执业活动中能够使用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和具体治疗病证的范围进行认定。
第二十二条 考核合格者,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颁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印制的《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
第二十三条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考核合格人员有关卫生和中医药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基本急救技能、临床转诊能力、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防控指南、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及报告制度、中医病历书写等知识的培训,提高其执业技能,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章 执业注册
第二十四条 中医(专长)医师实行医师区域注册管理。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者,应当向其拟执业地点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注册申请,注册要求参照《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和省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执行,经注册后取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印制的《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
第二十五条 中医(专长)医师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执业范围包括与其考核内容相符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和具体治疗病证的范围。
第二十六条 在我省参加考核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者可以申请在我省行政区域内执业;外省中医(专长)医师在我省申请执业的,须经省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在执业地点注册。
第二十七条 取得《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者,即可在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范围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未经注册取得《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者,不得从事医疗、预防、保健活动。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行为的监督检查,重点对其执业范围、诊疗行为以及广告宣传等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医(专长)医师的定期考核,每两年为一个周期,按照青海省医师定期考核有关要求,参照本细则第十七至第十九条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省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执行,考核结果报省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专长)医师有关卫生和中医药法律法规基本知识、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急救技能、临床转诊能力、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防控指南、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及报告制度、中医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等知识进行培训,并为中医(专长)医师接受继续教育提供条件。将中医(专长)医师参加培训作为定期考核内容之一。
第三十一条 中医(专长)医师通过学历教育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专业学历的,或者执业时间满五年、期间无不良执业记录的,可以申请参加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第三十二条 逐步建立中医(专长)医师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更新中医(专长)医师注册信息,实行注册内容公开制度,并提供中医(专长)医师注册信息查询服务。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资格考核的人员和考核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在考核过程中发生违纪违规行为的,按照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违纪违规处理有关规定处罚;通过违纪违规行为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员,由发证部门撤销并收回《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并进行通报。
第三十四条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专家违反本细则有关规定,在考核工作中未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停止其参与考核工作;情节严重的,进行通报批评,并建议其所在单位依法给予相应的处分;存在其他违纪违规行为的,按照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违纪违规处理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推荐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的中医医师、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医术确有专长人员的指导老师,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在推荐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中医(专长)医师在执业中超出注册的执业范围从事医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造成患者人身、财产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细则实施前已经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可以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也可继续以乡村医生身份执业,纳入乡村医生管理。自本细则施行之日起,不再开展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
本细则实施前已经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规定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的,可以按照本细则规定,再继续跟师学习满两年的可以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本细则实施前已经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规定取得《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的,可以按照本细则规定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第三十八条 港澳台人员在我省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可在我省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
第三十九条 本细则自2018年6月15日施行,有效期至2020年6月14日。
相关推荐:解读:青海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