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频的病因病机和中医治疗处方—中医医术专长医师资格考核”的内容很多人都想知道,医学教育网小编为此整理了“小儿尿频的病因病机和中医治疗处方—中医医术专长医师资格考核”,详情如下:
病因病机
尿频主要病位在肾与膀胱,病邪主要为湿热。尿频的发生,多由于湿热之邪蕴结下焦,也可因脾肾气虚,使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所致,或病久不愈,损伤肾阴而致阴虚内热。其表现有因湿热之邪流注下焦者;有因脾肾本虚或肾阴损伤,湿浊蕴结,下注膀胱者。前者以实证为主,后者多虚中夹实。也有因脾肾气虚,气不化水,而致小便频数,淋沥不畅者,此乃纯虚之证。
1.湿热下注
湿热来源有两个方面:其一为外感,外感湿热或阴部不洁,湿热之邪感受,熏蒸于下;其二为内伤,因小儿脾胃不足,运化力差,内伤乳食,积滞内蕴,化为湿热。湿热之邪客于肾与膀胱,湿阻热郁,气化不利,开阖失司,膀胱失约而致尿频。
2.脾肾气虚
尿频长期不愈,或小儿先天不足,素体虚弱,病后失调,导致脾肾气虚。肾主闭藏而司二便,肾气虚则下元不固,气化不利,开阖失司;脾主运化而制水,脾气虚则中气下陷,运化失常,水失制约。故无论肾虚、脾虚,均可使膀胱失约,排尿异常,而致尿频之证。
3.阴虚内热
尿频日久不愈,湿热久恋不去,损伤肾阴;或脾肾阳虚,日久阳损及阴,致肾阴不足;或初为阳虚而过用辛温,损伤肾阴;或素为阴虚体质。肾阴不足,虚热内生,虚火客于膀腕,膀胱失约而致尿频。
本病外因责之于湿热,内因责之于脾肾亏虚。湿热内蕴、脾肾气虚为主要病理改变。
辨证论治
1.湿热下注
主症:起病较急,小便频数短赤,尿道灼热疼痛,尿液淋沥浑浊,小腹坠胀,腰部酸痛,婴儿则时时啼哭不安,常伴有发热、烦躁口渴、头痛身痛、恶心呕吐,舌质红,苔薄腻微黄或黄腻,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膀胱。
方药:八正散加减。常用篇蓄、瞿麦、滑石、车前子、金钱草清利湿热;栀子、大黄泄热降火;地锦草解毒凉血;甘草调和诸药。
2.脾肾气虚
主症:病程日久,小便频数,滴沥不尽,尿液不清,神倦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甚则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大便稀薄,眼睑浮肿,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腻,脉细弱。
治法:温补脾肾,升提固摄。
方药:缩泉丸加味。常用益智仁、山药、白术、薏苡仁、仙灵脾温补脾肾,固精气,缩小便;乌药调气散寒,助气化,涩小便。
3.阴虚内热
主症:病程日久,小便频数或短赤,低热,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咽干口渴,唇干舌红,舌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清热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常用生地黄、女贞子、山茱萸滋补肾阴;泽泻、茯苓降浊利湿;知母、黄柏、牡丹皮配生地滋阴清热降火。
荨麻疹(瘾疹)的临床表现和中医治疗方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
接触性皮炎的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
以上“小儿尿频的病因病机和中医治疗处方—中医医术专长医师资格考核”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整理,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您的朋友和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