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肠痈的辨证论治”是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中涉及到的重点考点,你复习到了吗? 抓住重点可以为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搜集了具体的内容,详情如下: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1)初期:腹痛多起于脐周或上腹部,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70%——80%的病人有转移性右下腹痛,但也有一部分病例发病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痛。右下腹压痛是本病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在麦氏点,两侧足三里、上巨虚穴附近(阑尾穴)也可有压痛点。一般可伴有轻度发热,恶心纳减,舌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紧等。
(2)酿脓期:若病情发展,渐至化脓,则腹痛加剧,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局限性腹皮挛急,或右下腹可触及包块。伴见壮热不退,恶心呕吐,纳呆,口渴,便秘或腹泻,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3)溃脓期:腹痛扩展至全腹,腹皮挛急,全腹压痛、反跳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似痢不爽,壮热自汗,口干唇燥,舌质红或绛,苔黄糙,脉洪数或细数。
(4)变症:①慢性肠痈:本病初期腹痛较轻,身无寒热或微热,病情发展缓慢,苔白腻,脉迟紧,或有反复发作病史者,为寒湿夹瘀血凝结所致。②腹部包块:本病发病4——5天后,身热不退,腹痛不减,右下腹出现压痛性包块(阑尾周围脓肿),或在腹部其他部位出现压痛性包块(肠间隙、膈下或盆腔脓肿),为湿热瘀结,热毒结聚而成。③湿热黄疸:本病发病过程中,可出现寒战高热,肝肿大和压痛,黄疸(门静脉炎),延误治疗可发展为肝痈。④内外瘘形成:腹腔脓肿形成后,若治疗不当,部分病例脓肿可向小肠或大肠内穿溃,亦可向膀胱、阴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种内瘘或外瘘,脓液从瘘管排出。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在初期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在酿脓期和溃脓期,白细胞计数常升至18×109/L以上。
冻伤的分级和急救—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乳核的中医辨证论治
“乳癖的临床表现和病因病机”2020年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
以上分享的“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肠痈的辨证论治”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如果您觉得对您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