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复习效率,搜集整理了“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乳痈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的知识点,详情如下:
(一)概述
乳痈是由热毒入侵乳房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常发生于产后哺乳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在哺乳期发生的,名外吹乳痈;在妊娠期发生的,名内吹乳痈;在非哺乳期和非妊娠期发生的,名不乳儿乳痈。临床上以外吹乳痈最为常见。其特点是乳房局部结块,红肿热痛,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二)病因病机
1.乳汁淤积
乳汁淤积是最常见的原因。初产妇乳头破碎,或乳头畸形、凹陷,影响充分哺乳,或哺乳方法不当,或乳汁多而少饮,或断乳不当,均可导致乳汁淤积,乳络阻塞结块,郁久化热酿脓而成痈肿。
2.肝郁胃热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厥阴之气失于疏泄,或产后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失司,阳明胃热壅滞,均可使乳络闭阻不畅,郁而化热,形成乳痈。
3.感受外邪
产妇体虚汗出受风,或露胸哺乳外感风邪,或乳儿含乳而睡,口中热毒之气侵入乳孔,均可使乳络郁滞不通,化热成痈。
(三)临床表现
多见于产后3——4周的哺乳期妇女。
1.初起
初起常有乳头皲裂,哺乳时感觉乳头刺痛,伴有乳汁淤积或结块,乳房局部肿胀疼痛,皮色不红或微红,皮肤不热或微热。或伴有全身感觉不适,恶寒发热,食欲不振,脉滑数。
2.成脓
患乳肿块逐渐增大,局部疼痛加重,或有雀啄样疼痛,皮色焮红,皮肤灼热,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至乳房红肿热痛第10天左右,肿块中央渐渐变软,按之应指有波动感,穿刺抽吸有脓液,有时脓液可从乳窍中流出,全身症状加剧,壮热不退,口渴思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3.溃后
脓肿成熟,可破溃出脓,或手术切开排脓。若脓出通畅,则肿消痛减,寒热渐退,疮口逐渐愈合。若溃后脓出不畅,肿势不消,疼痛不减,身热不退,可能形成袋脓,或脓液波及其他乳络形成传囊乳痈。亦有溃后乳汁从疮口溢出,久治不愈,形成乳漏者。
在成脓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或过用寒凉中药,常可见肿块消散缓慢,或形成僵硬肿块,迁延难愈。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乳房疾病的触诊方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中医外科疾病辨出血的临床表现—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外科疾病辨溃疡】
上文内容“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乳痈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实践技能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