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产后发热的中医治法方药”2020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考生顺利备考。
1.感染邪毒证
主症:产后高热寒战,热势不退,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或多或少,色紫黯如败酱,气臭秽,心烦口渴,尿少色黄,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方药: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合失笑散加减。常用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蒲黄、五灵脂、丹皮、赤芍、鱼腥草、益母草等。
若高热不退,大汗出,烦渴引饮,脉虚大而数者,属热盛伤津之候,治宜清热除烦,益气生津,方用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
若持续髙热,小腹疼痛剧烈,拒按,恶露不畅,秽臭如脓,烦渴引饮,大便燥结,舌紫暗,荅黄而燥,脉弦数者,此乃热毒与瘀血互结胞中。治宜清热逐瘀,排脓通腑,方用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加败酱草、红藤、益母草。如有盆肿脓肿,则要切开引流。胎盘残留宫腔者,在抗感染下行清宫术。本型发热,因产妇体质强弱有别,所感邪毒种类不同,故临床症候错综复杂,变化迅速。邪毒向内传变与血相搏,热毒可入营血,甚而逆传必包,当迅速救治。
2.外感证
主症:产后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养血祛风,疏解表邪。
方药:荆穗四物汤加减。常用当归、白芍、川芎、白芷、荆芥、防风、苏叶等。
若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身痛,咳嗽痰黄,口干咽痛,微汗或无汗,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此为外感风热之邪。治宜辛凉解表,疏风清热,方用银翘散(《温病条辨》)。若邪入少阳,症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食,脉弦,治宜和解少阳,方选小柴胡汤(《伤寒论》)加味。
若产时正值炎热酷暑季节,症见身热多汗,口渴心烦,体倦少气,舌红少津,脉虚数,为外感暑热,气津两伤。首先应改善暑热环境,降温通风。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用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若暑入心营,神昏谵语,灼热烦躁,甚或昏迷不醒,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身热肢厥,气喘不语,牙关紧闭,舌绛脉数者,治宜凉营泄热,清心开窍,方用清营汤(《温病条辨》)送服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或紫雪丹(《温病条辨》)或至宝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如失治、误治均可致阳气暴脱,阴液衰竭,而出现昏迷、汗出、肢厥、脉微欲绝等危候,治宜益气养阴,回阳固脱,用生脉散合参附汤。
若产后1——2周寒战、髙热反复发作,抗菌治疗无效,或见下肢肿胀发硬,皮肤发白,小腿腓肠肌与足底疼痛与压痛,甚者痛不可着地,舌暗脉弦,此为盆腔血栓性静脉炎,是产褥感染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严重并发症。中医可按“脉痹”论治,热毒、瘀阻与湿邪留滞经脉肌肤是其主要病机,治疗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湿通络为主,可选抵挡汤(《金匮要略》)合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随症加减。热退后须继续巩固治疗,以避免产后身痛等后遗症的发生。
3.血瘀证
主症:产后寒热时作,恶露不下,或下亦甚少,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和营退热。
方药: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加减。常用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丹参、益母草等。
4.血虚证
主症:产后低热不退,腹痛绵绵,喜按,恶露量或多或少,色淡质稀,自汗,头晕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
治法:补血益气,和营退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常用党参、黄芪、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地骨皮等
若阴虚火旺,症见午后潮热,颧红口渴,大便干燥,舌红苔少,脉细数者,治宜滋阴养血,和营清热,方选加减一阴煎(《景岳全书》)加白薇、青蒿、鳖甲。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治法方药—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
2020年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月经先期的针灸推拿治疗
“月经先期的病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
以上关于““产后发热的中医治法方药”2020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的知识由医学教育网整理,最后祝各位医师资格考试备考的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