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长)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证考点:带下过多的辨证论治

医学教育网小编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复习效率,搜集整理了“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证考点:带下过多的辨证论治”的知识点,详情如下:

(一)病因病机

本病的主要病机是湿邪伤及任带二脉,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湿邪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但有内外之别。

1.脾虚

素体脾虚,或饮食所伤,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气结,损伤脾气,脾虚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能上输以化血,反聚而成湿,流注下焦,伤及任带而为带下过多。

2.肾阳虚

素体阳虚,或房劳多产,或年老体虚,或久病伤肾,肾阳虚,命门火衰,气化失常,水湿下注,任带失约;或因肾气不固,封藏失职,精液滑脱而致带下过多。

3.阴虚夹湿

素体阴虚,或年老真阴渐亏,或久病失养,暗耗阴津,相火偏旺,阴虚失守,复感湿邪,伤及任带,而致带下过多。

4.湿热下注

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摄生不洁,湿热内犯;或淋雨涉水,或久居湿地,感受湿邪,蕴而化热,伤及任带而致;或脾虚生湿,湿蕴化热酿成;或因肝郁化热,肝气乘脾,脾虚失运,肝火夹脾湿流注下焦,损伤任带二脉,而致带下过多。

5.热毒蕴结

摄生不慎,或妇科手术消毒不严,或经期、产后胞脉空虚,忽视卫生,热毒乘虚直犯阴器、胞宫;或因热甚化火成毒,或湿热遏久成毒,热毒损伤任带二脉,而为带下过多。

带下日久,阴液耗损,可致虚实错杂,或虚者更虚,或影响经孕,故应及早防治。

(二)治疗原则

带下过多的辨证要点主要是根据带下的量、色、质、气味的异常以辨寒热虚实。临证时,结合全身症状、舌脉、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本病治疗以除湿为主。一般治脾宜运、宜升、宜燥,治肾宜补、宜固、宜涩,湿热和热毒宜清、宜利。阴虚夹湿则补清兼施。虚实夹杂证及实证治疗还需配合外治法。

(三)辨证论治

1.脾虚证

主症: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或如涕如唾,绵绵不断,无臭,面色白或萎黄,四肢倦怠,脘胁不舒,纳少便溏,或四肢浮肿,舌淡胖,苔白或腻,脉细缓。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方药:完带汤(《傅青主女科》)加减。常用党参、白术、白芍、山药、苍术、陈皮、柴胡、黑荆芥、车前子、甘草等。

若脾虚湿蕴化热,症见带下量多,色黄,黏稠,有臭味者,治宜健脾祛湿,清热止带,方用易黄汤(方见经断复来)。

2.肾阳虚证

主症: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质清稀如水,腰酸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面色晦暗,小便清长,或夜尿多,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

治法: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方药:内补丸(《女科切要》)加减。常用鹿茸、肉桂、菟丝子、刺蒺藜、黄芪、白蒺藜、肉苁蓉、桑螵蛸、制附子、紫菀等。

3.阴虚夹湿证

主症: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有气味,阴部灼热感,或阴部瘙痒,腰酸腿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咽干口燥,或烘热汗出,失眠多梦,舌质红,苔少或黄腻,脉细数。

治法:滋肾益阴,清热利湿。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常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黄柏、知母等。

4.湿热下注证

主症:带下量多,色黄或呈脓性,质黏稠,有臭气,或带下色白质黏,呈豆渣样,外阴瘙痒,小腹作痛,口苦口腻,胸闷纳呆,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

方药: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加减。常用茯苓、猪苓、泽泻、赤芍、丹皮、茵陈、黄柏、栀子、牛膝、车前子等。

若肝经湿热下注,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绿,质黏稠,或呈泡沫状,有臭气,阴痒,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头晕头痛,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肝利湿止带,方用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

若湿浊偏甚,症见带下量多,色白,如豆渣状或凝乳状,阴部瘙痒,脘闷纳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疏风化浊,方用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加苍术、藿香。

5.热毒蕴结证

主症:带下量多,黄绿如脓,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黏腻,臭秽难闻,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烦热头晕,口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加减。常用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薏苡仁等。

(四)其他疗法

1.体针疗法

治法:补肾健脾,清热利湿,固摄止带。以足少阳经、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带脉、中极、白环俞、三阴交。

配穴:湿热下注配次髎、行间、阴陵泉。肾虚配关元、肾俞。脾虚配足三里、脾俞。阴痒配蠡沟、太冲。带下色红配血海、三阴交。腰部酸痛配腰眼、小肠俞。纳少便溏配中脘、天枢。

操作: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进行操作。

方义:带脉穴固摄带脉,调理经气。中极可利湿化浊,清理下焦。白环俞助膀胱之气化以化湿邪。三阴交健脾利湿,调理肝肾以止带。阴陵泉健脾利湿以止带。

2.耳针疗法

选内生殖器、内分泌、膀胱、三焦、脾、肾、肝。每次选2~4穴,毫针用中等强度刺激,每次留针20~30分钟。亦可用揿针埋藏法或王不留行好贴压法,每3~5日更换1次。

3.穴位注射疗法

参照体针疗法选穴。每次选2~3穴,用当归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每穴注入药液0.5~lmL,隔日1次

4.刺络拔罐疗法

取十七椎、腰眼、八髎周围之络脉。三棱针点刺出血后拔罐。每3~5日治疗1次。用于湿热下注所致带下。

(五)转归与预后

带下过多经过及时治疗多可痊愈,故预后良好。若治不及时或治不彻底,或病程迁延日久,致使邪毒上客胞宫、胞脉,可导致月经异常、癥瘕和不孕症等病证。若带下病日久不愈,且五色带下秽臭伴癥瘕或形瘦者,要注意排除恶性病变,预后差。

(六)预防与调摄

1.保持外阴清洁干爽,勤换内裤。注意经期、产后卫生,禁止盆浴。

2.经期勿冒雨涉水和久居阴湿之地,以免感受湿邪。不宜过食肥甘或辛辣之品,以免滋生湿热。

3.对具有交叉感染的带下病,在治疗期间需禁止性生活,性伴侣应同时接受治疗,并禁止游泳和使用公共洁具。

4.做好计划生育工作,避免早婚多产,避免多次人工流产

5.定期进行妇科普査,发现病变及时治疗。

6.进行妇科检查或手术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伤寒论复脉汤

21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医学启源》【生脉散】

当归四逆汤的组成功效主治—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考点

上文内容“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证考点:带下过多的辨证论治”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实践技能栏目。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专长-超值精品班

2022年新课

18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