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中“脾的生理功能”相关考点,相信报考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学习,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生理功能
(1)主运化 包括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①运化食物:医学|教育网食物经胃的受纳腐熟,被初步消化后,变为食糜,下送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经脾气的作用,则分为清浊两部分。其精微部分,经脾气的激发作用由小肠吸收,再由脾气的转输作用输送到其他四脏,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
②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医学|教育网转输和布散功能,是脾主运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在:
1.上输于肺,通过肺气宣降输布全身;
2.向四周布散,“以灌四傍”,发挥其滋养濡润脏腑的作用;
3.将胃、小肠、大肠中的部分水液经过三焦(六腑之一的三焦)下输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4.居中枢转津液,使全身津液随脾胃之气的升降而上腾下达,肺之上源之水下降,膀胱水府之津液上升。脾气健运,津液化生充足,输布正常,脏腑形体官窍得养。
③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是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医学|教育网二者是同时进行的。饮食物的消化及其精微的吸收、转输都由脾所主,脾气不但将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而且能将水谷精微吸收并转输至全身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故称为“后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理论,对养生防病有着重要意义。
(2)脾主统血
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出于脉外的功能。
生理意义——是血液正常循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表现——血行脉内而不外溢。
2020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辅导课程火热招生中——
以上“中医基础理论:脾的生理功能”的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更多文章请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助理医师考试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