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助理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中医助理医师儿科学备考考点:体重、身长的测量方法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技能全能包> 搞分秘籍>

距离2019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越来越近,想必你的心情已经被焦虑所取代。为了帮助你拿下有把握考点,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医助理医师儿科学备考考点:体重、身长的测量方法”考点,如下:

(一)体重

体重是小儿机体量的总和。测量体重,应在空腹、排空大小便、仅穿单衣的状况下进行。

新生儿体重约为3kg.出生后前半年平均每月增氏约0.7kg,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约0.5kg.1周岁以后,平均每年增加约2kg.临床可用以下公式推算小儿体重:

1-6个月体重(kg)=3+0.7X月龄

7-12个月体重(kg)=7+0.5X(月龄—6)

1岁以上体重(kg)=8+2X年龄

体重测定可以反映小儿体格发育和衡量小儿营养状况,并作为临床用药量的主要依据。

体重增长过快常见于肥胖症、巨人症,体重低于均值85%以下者为营养不良。

(二)身长

身长是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垂直长度。一般3岁以下小儿量卧位时身长,3岁以上小儿测量身高。测量身高时,应脱去鞋袜,摘帽,取立正姿势,枕、背、臀、足跟均紧贴测量尺。

新生儿身长约为50em.1周岁内以逐月减慢的速度共增加约25cm,一般前6个月每月增长约2.5em,后6个月每月增长约1.5cm.第2年全年增长约10cm.2周岁后至青春期前,每年增长约7cm.临床可用以下公式推算小儿身长:

1-6个月身长(em)=50+2.5X月龄

7—12个月身长(em)=65+1.5X(月龄—6)

2周岁以上身长(cm)=85+7X(年龄—2)

身长主要反映机体骨骼发育状况。身长在均值减2个标准差以下者,应考虑侏儒症、克汀病,营养不良等。

此外,还有上部量和下部量的测定。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的长度为上部量,从耻竹联合上缘至足底的长度为下部量。上部量与脊柱增长关系密切,下部量与下肢长骨的生长关系密切。12岁前上部量大于下部量,12岁以后下部量大于上部量。

〖医学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必究〗

小编推荐:

2019年北京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免费公开课预约公告!

2019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14大科目知识点专项测试汇总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模拟试题300道(附详细解析)

【医考3分钟】解放你的双眼 让中医助理备考更高效!

以上“中医助理医师儿科学备考考点:体重、身长的测量方法”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果您觉得对您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朋友。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助理医师-高效定制班

2025年新课

4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