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检验科考试大纲哪里有?医学教育网整理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检验科理论考试大纲,如果需要免费下载。
临床基础检验专业
|
||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一、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
1.血液生理概要
|
(1)血液组成
|
(2)血液理化性质
|
||
(3)血液特性
|
||
(4)血液生理功能
|
||
2.采血方法
|
(1)静脉采血法
|
|
(2)皮肤采血法
|
||
(3)真空采血法
|
||
(4)方法学评价
|
||
(5)质量控制
|
||
3.抗凝剂选择
|
|
|
4.血液涂片制备
|
(1)载玻片的清洁
|
|
(2)血涂片的制备
|
||
5.血液细胞染色
|
(1)瑞氏染色法
|
|
(2)吉姆萨染色法
|
||
6.方法学评价
|
(1)血涂片的制备
|
|
(2)血液细胞染色
|
||
7.质量控制
|
(1)血涂片的制备
|
|
(2)血液细胞染色
|
||
二、红细胞检查
|
1.概要
|
(1)红细胞生理
|
(2)血红蛋白分子结构、成分、合成和代谢
|
||
2.红细胞计数
|
(1)检测原理
|
|
(2)方法学评价
|
||
(3)质量控制
|
||
(4)参考值
|
||
(5)临床意义
|
||
(6)操作方法
|
||
3.血红蛋白测定
|
(1)检测原理
|
|
(2)方法学评价
|
||
(3)质量控制
|
||
(4)参考值
|
||
(5)临床意义
|
||
(6)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操作
|
||
4.红细胞形态检查
|
(1)检测原理
|
|
(2)方法学评价
|
||
(3)质量控制
|
||
(4)参考值
|
||
(5)临床意义
|
||
5.血细胞比容测定
|
(1)检测原理
|
|
(2)方法学评价
|
||
(3)质量控制
|
||
(4)参考值
|
||
(5)临床意义
|
||
(6)操作方法
|
||
6.红细胞平均指数
|
(1)检测原理
|
|
(2)方法学评价
|
||
(3)质量控制
|
||
(4)参考值
|
||
(5)临床意义
|
||
7.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
(1)检测原理
|
|
(2)方法学评价
|
||
(3)质量控制
|
||
(4)参考值
|
||
(5)临床意义
|
||
8.网织红细胞计数
|
(1)检测原理
|
|
(2)方法学评价
|
||
(3)质量控制
|
||
(4)参考值
|
||
(5)临床意义
|
||
(6)操作方法
|
||
9.点彩红细胞计数
|
(1)检测原理
|
|
(2)方法学评价
|
||
(3)质量控制
|
||
(4)参考值
|
||
(5)临床意义
|
||
(6)操作方法
|
||
10.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
(1)检测原理
|
|
(2)方法学评价
|
||
(3)质量控制
|
||
(4)参考值
|
||
(5)临床意义
|
||
(6)操作方法
|
||
三、白细胞检查
|
1.概要
|
(1)粒细胞
|
(2)单核细胞
|
||
(3)淋巴细胞
|
||
2.白细胞计数
|
(1)检测原理
|
|
(2)方法学评价
|
||
(3)质量控制
|
||
(4)参考值
|
||
(5)临床意义
|
||
(6)操作方法
|
||
3.白细胞分类计数
|
(1)检测原理
|
|
(2)方法学评价
|
||
(3)质量控制
|
||
(4)参考值
|
||
(5)临床意义
|
||
4.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
(1)检测原理
|
|
(2)方法学评价
|
||
(3)参考值
|
||
(4)临床意义
|
||
(5)操作方法
|
||
5.白细胞形态检查
|
(1)检测原理
|
|
(2)方法学评价
|
||
(3)临床意义
|
||
四、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
1.概述
|
|
2.检测原理
|
(1)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
|
|
(2)光散射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
|
||
3.检测参数
|
(1)检测参数
|
|
(2)检测结果及表达形式
|
||
4.血细胞直方图
|
(1)白细胞直方图
|
|
(2)红细胞直方图
|
||
(3)血小板直方图
|
||
5.方法学评价
|
(1)仪器性能的评价
|
|
(2)干扰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因素
|
||
(3)血细胞分析仪的室间质评与室内质控
|
||
6.临床意义
|
(1)部分检测参数的临床意义
|
|
(2)红细胞直方图在贫血中的应用
|
||
五、尿液检查
|
1.尿液生成和标本采集及处理
|
(1)尿液生成机制
|
(2)尿液检验目的
|
||
(3)尿液标本采集方法
|
||
(4)尿液标本处理、保存与质量控制
|
||
2.尿液理学检查
|
(1)尿量:质量控制、参考值、临床意义
|
|
(2)尿颜色和透明度
|
||
(3)尿比密测定
|
||
(4)尿渗量测定
|
||
(5)尿气味:正常尿、病理性尿
|
||
3.尿有形成分检查
|
(1)检测方法、方法学评价、质量控制
|
|
(2)尿细胞检查
|
||
(3)尿管型检查:形成机制与临床意义
|
||
(4)尿结晶检查:生理性、病理性结晶
|
||
(5)尿沉渣定量检查
|
||
4.尿液化学检查
|
(1)尿液酸碱度测定
|
|
(2)尿液蛋白质检查
|
||
(3)尿糖检查
|
||
(4)尿液酮体检查
|
||
(5)尿液胆红素检查
|
||
(6)尿液尿胆原和尿胆素检查
|
||
(7)尿血红蛋白检查
|
||
(8)尿液本周蛋白检查
|
||
(9)尿液微量清蛋白测定
|
||
(10)尿液蛋白电泳
|
||
(11)尿液肌红蛋白检查
|
||
(12)尿液β2-微球蛋白测定
|
||
(13)尿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
|
||
(14)尿液Tamm-Horsfall 蛋白测定
|
||
(15)尿乳糜液和脂肪检查
|
||
(16)其他化学物质检查:含铁血黄素等
|
||
5.尿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
|
(2)尿沉渣分析仪
|
||
(3)仪器性能评价
|
||
六、粪便检验
|
1.标本采集
|
(1)概述
|
(2)标本容器
|
||
(3)标本采集
|
||
2.理学检查
|
(1)量
|
|
(2)外观
|
||
(3)寄生虫及结石
|
||
3.化学检验
|
(1)隐血试验
|
|
(2)脂肪
|
||
(3)胆色素
|
||
4.显微镜检查
|
(1)操作方法
|
|
(2)细胞
|
||
(3)食物残渣
|
||
(4)结晶
|
||
(5)病原生物
|
||
(6)粪便分析工作站
|
||
5.质量控制
|
(1)标本采集与运送
|
|
(2)显微镜检验的质量控制
|
||
(3)隐血试验的质量控制
|
||
七、脑脊液检验
|
1.标本采集与处理
|
(1)脑脊液检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2)标本采集与处理
|
||
2.理学检查
|
(1)颜色
|
|
(2)透明度
|
||
(3)凝固性
|
||
(4)比密
|
||
3.显微镜检查
|
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
|
4.化学与免疫学检查
|
(1)酸碱度
|
|
(2)蛋白质
|
||
(3)葡萄糖
|
||
(4)氯化物
|
||
(5)酶学
|
||
(6)蛋白电泳
|
||
(7)免疫球蛋白
|
||
(8)其他检查
|
||
5.病原生物学检查
|
(1)细菌学检查
|
|
(2)寄生虫检查
|
||
6.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
|
(1)质量控制
|
|
(2)临床应用
|
||
八、浆膜腔积液检验
|
1.胸腔、腹腔和心包腔积液检查
|
(1)标本采集与保存
|
(2)理学检查
|
||
(3)化学检查、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
||
(4)免疫学检查
|
||
(5)显微镜检验
|
||
(6)病原生物学检查
|
||
(7)质量控制
|
||
(8)临床应用
|
||
2.关节腔积液检查
|
(1)标本采集与保存
|
|
(2)理学检查
|
||
(3)化学检查
|
||
(4)显微镜检验
|
||
(5)病原生物学检查
|
||
(6)质量控制
|
||
(7)临床应用
|
||
九、精液检查
|
1.概述
|
(1)精液的组成
|
(2)精液检查的主要目的
|
||
2.标本采集
|
|
|
3.理学检查
|
(1)精液外观和气味
|
|
(2)精液量
|
||
(3)精液液化时间
|
||
(4)精液粘稠度
|
||
(5)精液酸碱度
|
||
4.化学检查
|
(1)精浆果糖测定
|
|
(2)精浆α-葡糖苷酶测定
|
||
(3)精浆乳酸脱氢酶同工酶X(LD-X)测定
|
||
(4)精浆酸性磷酸酶测定(ACP)
|
||
5.显微镜检查
|
(1)涂片检查方法
|
|
(2)涂片检测指标
|
||
(3)精子计数
|
||
(4)精子形态检查
|
||
(5)其他细胞
|
||
6.免疫学检查
|
抗精子抗体检查方法
|
|
7.微生物学检查
|
|
|
8.精子功能检查
|
精子低渗肿胀试验
|
|
9.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
|
(1)概述
|
|
(2)CASA 精子运动速度和运动轨迹特征
|
||
10.精液检查的质量控制
|
|
|
十、前列腺液检查
|
1.标本采集
|
|
2.理学检查
|
(1)量
|
|
(2)外观
|
||
(3)酸碱度
|
||
3.显微镜检查
|
(1)检查方法
|
|
(2)微生物学检查
|
||
十一、阴道分泌物检查
|
1.标本采集
|
|
2.一般性状检查
|
(1)外观
|
|
(2)pH
|
||
3.清洁度检查
|
(1)检查方法
|
|
(2)临床意义
|
||
4.病原学检查
|
(1)阴道毛滴虫
|
|
(2)真菌检查
|
||
(3)加德纳菌检查
|
||
(4)淋球菌
|
||
(5)衣原体
|
||
5.阴道分泌物检查的质量控制
|
|
|
临床血液学检验专业
|
||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一、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
|
1.造血器官及造血微环境
|
(1)胚胎期造血的特点
|
(2)生后造血器官:骨髓造血、淋巴器 官造血、髓外造血
|
||
(3)造血微环境
|
||
2.造血干细胞分化与调控
|
(1)造血干细胞:定义、基本特征
|
|
(2)造血祖细胞
|
||
(3)造血调节因子及其作用
|
||
3.血细胞的增殖、发育与成熟
|
(1)血细胞的增殖
|
|
(2)血细胞的命名
|
||
(3)血细胞发育成熟的一般规律
|
||
(4)血细胞发育成熟中的形态演变规律
|
||
4.细胞凋亡
|
(1)细胞凋亡的基本概念
|
|
(2)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
|
||
二、血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变化
|
1.血细胞形态
|
(1)各系细胞各阶段形态特征与变化
|
(2)正常血细胞形态:粒系、红系、淋巴细胞、巨核细胞、浆细胞,正常血/骨髓中形态相似细胞的鉴别
|
||
(3)正常血/骨髓象细胞比例
|
||
(4)异常骨髓细胞形态变化特点及其意义
|
||
2.血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
|
(1)定义
|
|
(2)正常各系各阶段细胞免疫表型特征
|
||
(3)异常免疫表型及临床意义
|
||
三、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
1.骨髓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
(1)骨髓检查的主要临床应用
|
(2)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
||
(3)骨髓标本的采集
|
||
(4)骨髓涂片检查方法
|
||
(5)骨髓象检查的注意事项
|
||
(6)骨髓象的分析与报告
|
||
2.骨髓细胞形态学
|
正常骨髓象、各种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细胞特征及骨髓象特征
|
|
四、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
|
1.常用血细胞化学染色的原理、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
|
(1)过氧化酶染色
|
(2)过碘酸-雪夫反应
|
||
(3)碱性磷酸酶染色
|
||
(4)氯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
||
(5)α 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
||
(6)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
||
(7)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
||
(8)酸性磷酸酶染色
|
||
(9)铁染色
|
||
2.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
|
(1)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
|
|
(2)贫血类型的鉴别
|
||
五、血细胞染色体检查的临床应用
|
1.染色体的基本概念
|
(1)染色体命名
|
(2)染色体的基本特征
|
||
(3)染色体的结构
|
||
(4)核型
|
||
(5)核型书写
|
||
(6)染色体畸变
|
||
2.血液病染色体畸变检查的应用
|
(1)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淋巴瘤
|
|
(2)髓系白血病
|
||
(3)其他血液病
|
||
六、贫血概述
|
1.贫血的概念、分类
|
|
|
2.贫血的临床表现
|
|
|
3.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和鉴别要点
|
|
七、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
1.溶血性贫血检验概述
|
(1)溶血性贫血的定义
|
(2)溶血性贫血的分类
|
||
(3)确定有无溶血
|
||
(4)血管内与血管外溶血的鉴别
|
||
(5)溶血性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异常
|
||
(6)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步骤
|
||
2.溶血性贫血的筛查项目与应用
|
(1)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
|
(2)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
|
||
(3)血浆高铁血红蛋白测定
|
||
(4)血红蛋白尿测定
|
||
(5)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
||
八、红细胞膜缺陷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
|
1.红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
(1)红细胞膜的组成与结构
|
(2)红细胞膜的功能
|
||
(3)影响红细胞膜稳定的因素
|
||
2.红细胞膜缺陷的检验及其应用
|
(1)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
|
(2)自身溶血试验及其纠正试验
|
||
(3)酸化甘油溶血试验
|
||
(4)蔗糖溶血试验
|
||
(5)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
||
(6)红细胞膜蛋白电泳分析
|
||
3.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
(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
(2)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
||
4.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
|
九、红细胞酶缺陷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
|
1.红细胞酶代谢与功能
|
(1)维持红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酶
|
(2)红细胞酶的功能改变与酶缺陷
|
||
2.红细胞酶缺陷的检验及其应用
|
(1)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
|
(2)变性珠蛋白小体检查
|
||
(3)G6PD测定
|
||
(4)丙酮酸激酶测定
|
||
3.红细胞酶缺陷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
(1)红细胞G6PD缺陷症
|
|
(2)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症
|
||
十、血红蛋白异常所致的贫血及其实验诊断
|
1.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
(1)血红素
|
(2)珠蛋白
|
||
(3)生理性血红蛋白
|
||
(4)血红蛋白的功能
|
||
2.血红蛋白异常的检验及其应用
|
(1)血红蛋白电泳
|
|
(2)抗碱血红蛋白测定
|
||
(3)异丙醇沉淀试验
|
||
(4)红细胞包涵体试验
|
||
(5)HbA2测定
|
||
(6)珠蛋白肽链分析
|
||
(7)红细胞镰变试验
|
||
3.血红蛋白病的实验诊断
|
(1)血红蛋白病的定义和分类
|
|
(2)镰状细胞性贫血
|
||
(3)血红蛋白E病
|
||
(4)高铁血红蛋白血症(HbM)
|
||
(5)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
||
(6)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
十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
|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检验及其应用
|
(1)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定义和分类
|
(2)抗人球蛋白试验
|
||
(3)冷凝集素试验
|
||
(4)冷热溶血试验
|
||
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
(1)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
(2)冷凝集素综合征
|
||
(3)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
|
||
十二、铁代谢障碍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
|
1.红细胞铁代谢与功能
|
(1)铁的代谢
|
(2)铁的功能
|
||
(3)铁代谢障碍
|
||
2.铁代谢的检验及其应用
|
(1)血清铁测定
|
|
(2)血清铁蛋白测定
|
||
(3)血清总铁结合力测定
|
||
(4)转铁蛋白饱和度测定
|
||
(5)转铁蛋白测定
|
||
(6)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测定
|
||
3.缺铁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
(1)缺铁性贫血的分期
|
|
(2)血象与骨髓象特点
|
||
(3)铁染色与铁代谢的检查特点
|
||
4.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
(1)血象与骨髓象特点
|
|
(2)铁染色与铁代谢的检查特点
|
||
十三、脱氧核苷酸合成障碍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
|
1.维生素B12缺乏症和叶酸缺乏症的实验诊断
|
(1)血象与骨髓象特点
|
(2)维生素B12和叶酸含量变化
|
||
2.恶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
(1)血象与骨髓象特点
|
|
(2)维生素B12和吸收试验
|
||
十四、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
|
1.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试验诊断
|
(1)概念与发病机制
|
(2)血象与骨髓象特点
|
||
(3)诊断标准
|
||
(4)急性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
||
2.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的实验诊断
|
(1)概念
|
|
(2)血象与骨髓象特点
|
||
3.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
(1)概念
|
|
(2)血象与骨髓象特点
|
||
十五、白血病
|
1.白血病概念
|
|
2.急性白血病临床特征
|
|
|
3.急性白血病分型标准
|
(1)WHO分型
|
|
(2)FAB分型
|
||
4.急性白血病疗效观察
|
(1)急性白血病缓解标准
|
|
(2)急性白血病复发标准
|
||
(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诊断标准
|
||
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实验室诊断
|
(1)血象、骨髓象
|
|
(2)WHO、FAB分型
|
||
(3)细胞化学染色
|
||
(4)细胞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
||
6.急性髓系白血病及其实验室诊断
|
(1)血象、骨髓象
|
|
(2)WHO、FAB分型及其特征
|
||
(3)细胞化学染色
|
||
(4)细胞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
||
7.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实验诊断
|
|
|
8.微量残留白血病的实验诊断
|
|
|
十六、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1.MPN
|
(1)定义、分型
|
(2)血象、骨髓象特征
|
||
(3)细胞化学染色
|
||
(4)遗传学特征
|
||
2.MDS
|
(1)定义、分型
|
|
(2)血象、骨髓象特征
|
||
(3)细胞化学染色
|
||
(4)遗传学特征
|
||
3.MDS/MPN
|
(1)定义、分型
|
|
(2)血象、骨髓象特征
|
||
(3)细胞化学染色
|
||
(4)遗传学特征
|
||
十七、恶性淋巴瘤及其实验诊断
|
1.霍奇金病的实验诊断
|
(1)定义、分型
|
(2)血象、骨髓象特征
|
||
2.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实验诊断
|
(1)B细胞肿瘤
|
|
(2)T细胞和NK细胞肿瘤
|
||
十八、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实验室诊断
|
1.树突细胞肿瘤
|
|
2.肥大细胞增生症
|
|
|
十九、其它白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
|
1.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实验诊断
|
(1)概念
|
(2)血象、骨髓象特征
|
||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实验诊断
|
(1)概念
|
|
(2)血象、骨髓象特征
|
||
3.类白血病反应的实验诊断
|
(1)概念
|
|
(2)血象、骨髓象特征
|
||
(3)细胞化学染色特征
|
||
(4)与慢粒白血病的鉴别
|
||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诊断
|
(1)概念
|
|
(2)血象与骨髓象特点
|
||
(3)细胞化学检查
|
||
二十、类脂质沉积病及其实验诊断
|
1. 戈谢病诊断
|
|
2. 尼曼-匹克病诊断
|
|
|
二十一、血栓与止血的基本理论
|
1.血管壁止血功能
|
(1)血管壁的结构与调控
|
(2)血管壁止血功能
|
||
2.血小板止血功能
|
(1)血小板结构及特点
|
|
(2)血小板生化组成、代谢
|
||
(3)血小板止血功能
|
||
3.血液凝血机制
|
(1)凝血因子种类、特性
|
|
(2)凝血机制(内源凝血途径、外源凝血途径)
|
||
4.抗血液凝固系统
|
抗凝物的种类及抗凝机制
|
|
5.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
(1)纤溶系统组成及特性
|
|
(2)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
||
6.血液流变学
|
(1)血液流动性和粘滞性特性
|
|
(2)影响血液粘度的因素
|
||
7.血栓形成
|
(1)血栓类型
|
|
(2)血栓形成机制
|
||
二十二、血栓与止血检验基本方法
|
1.筛查试验
|
(1)一期止血缺陷筛查试验
|
(2)二期止血缺陷筛查试验
|
||
2.血管壁检验
|
(1)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抗原检测和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检测
|
|
(2)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检测
|
||
(3)血栓调节蛋白检测
|
||
3.血小板检验
|
(1)血小板生存时间
|
|
(2)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检测
|
||
(3)血小板聚集试验
|
||
(4)血小板释放产物测定
|
||
(5)血浆血栓烷B2测定
|
||
(6)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
|
||
(7)血块收缩试验
|
||
4.凝血因子检验
|
(1)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
|
|
(2)凝血因子含量与活性测定
|
||
(3)血浆因子ⅹⅢ定型试验
|
||
(4)血浆因子ⅹⅢ亚基抗原检测
|
||
5.生理抗凝蛋白检验
|
(1)抗凝血酶Ⅲ测定
|
|
(2)蛋白C测定
|
||
(3)蛋白S测定
|
||
(4)活化蛋白C抵抗试验
|
||
6.病理性抗凝物质检验
|
(1)狼疮抗凝物测定
|
|
(2)血浆因子Ⅷ抑制物检测
|
||
(3)血浆游离肝素时间(甲苯胺蓝纠正试验)
|
||
7.纤溶活性检验
|
(1)血浆纤溶酶原测定
|
|
(2)血浆纤溶酶原活化剂测定
|
||
(3)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测定
|
||
(4)血浆α2纤溶酶抑制物测定
|
||
(5)D-二聚体检测
|
||
(6)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
||
(7)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
||
8.血液流变学检验
|
(1)全血黏度检测
|
|
(2)血浆黏度检测
|
||
(3)红细胞变形性检测
|
||
二十三、常见出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
1.出血性疾病的概念
|
(1)概念
|
(2)分类
|
||
2.血管壁异常性疾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
|
(1)过敏性紫癜
|
|
(2)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
||
(3)其它血管壁异常性疾病
|
||
3.血小板异常性疾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
|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
(2)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
(3)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
|
||
4.凝血因子异常性疾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
|
(1)血友病
|
|
(2)血管性血友病
|
||
(3)维生素K缺乏和肝病所致的凝血障碍
|
||
(4)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和因子ⅩⅢ缺乏症
|
||
5.循环抗凝物质增多及相关疾病
|
1)概述(临床特征等)
|
|
2)实验室检查
|
||
6.原发性纤溶亢进
|
1)概述(临床特征等)
|
|
2)实验室检查
|
||
二十四、常见血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
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1)概述(临床特征等)
|
(2)病因及发病机制
|
||
(3)检验及诊断标准
|
||
2.血栓前状态
|
(1)概念
|
|
(2)分子标志物检查
|
||
3.易栓症
|
(1)概念
|
|
(2)实验室检查
|
||
二十五、抗凝与溶栓治疗的实验室监测
|
1.抗凝治疗监测
|
(1)肝素治疗的监测(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
|
(2)口服抗凝药治疗的监测
|
||
2.抗血小板治疗监测
|
(1)阿司匹林治疗的监测
|
|
(2)噻氯吡啶治疗的监测
|
||
3.溶栓治疗监测
|
(1)尿激酶治疗的监测
|
|
(2)链激酶治疗的监测
|
||
(3)tPA治疗的监测
|
||
二十六、出凝血实验的自动化
|
1.出凝血实验的方法和原理
|
|
2.仪器性能评价
|
|
|
3.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
|
|
|
临床输血专业
|
||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一、免疫血液学基础
|
1. 血型抗原
|
(1) 红细胞血型抗原
|
|
2. 血型抗体
|
(1) 抗体的结构
(2) 血浆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 |
|
3. 抗原抗体反应
|
(1)抗原抗体反应的形式
(2)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 |
|
4. 抗原抗体的免疫应答
|
(1) 抗原抗体鉴定的基本原理
(2) 血型抗体的检查 (3) 血型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
二、ABO血型系统
|
1. 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的特性
|
(1)ABO 血型抗原的生物合成
(2)ABO 血型抗原的遗传 (3)ABO 血型抗原抗体的特性 |
三、Rh血型系统
|
Rh血型系统抗原抗体的特性
|
(1)Rh血型的命名
(2)Rh血型抗原抗体的特性 |
四、输血前检查
|
1. 输血前检查的主要内容
|
(1) 输血申请 (2) 受血者ABO和Rh定型 (3) 意外抗体筛查和鉴定 (4) 交叉配血试验 (5) 发血 |
|
2. ABO 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及处理
|
(1) 技术和管理原因 (2) 血清异常 (3) 红细胞原因 (4) 其他 |
|
3. ABO血型鉴定方法
|
(1) 盐水直接凝集法 |
|
4. Rh血型鉴定方法
|
(1) 抗球蛋白法 (2) 酶法 (3) 凝聚胺法 (4) 盐水直接凝集法 |
|
5. 意外抗体的筛查和鉴定
|
抗体筛查和鉴定的方法和意义
|
|
6. 交叉配血
|
交叉配血的方法和意义
|
五、血液成分的制备和应用
|
1. 各种血液成分的特点
|
各种血液成分的制备、性质、保存和运输
|
|
2. 各种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特点
|
各种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适应症
|
六、新生儿溶血病
|
1. 新生儿溶血病的概念、发病机理
|
(1) 能够造成新生儿溶血病的血型免疫抗体 (2) 胎儿红细胞对母体免疫系统的刺激 (3) 影响ABO新生儿溶血病严重程度的因素 |
|
2. 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查
|
(1) 产前检查 (2) 新生儿血样本的检查 |
临床化学检验专业
|
||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一、绪论
|
临床化学
|
(1)基本概念
(2)临床化学检验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3)各种生化标本的核收、保存与处理 |
二、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
|
1.糖代谢简述
|
(1)基础知识
(2)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3)血糖浓度的调节 (4)胰岛素的代谢 |
|
2.高血糖症与糖尿病
|
(1)高血糖症
(2)糖尿病与糖尿病分型 (3)糖尿病诊断标准 (4)糖尿病的代谢紊乱 (5)糖尿病急性代谢合并症 |
|
3.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内容、方法学评价、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
(1)血糖测定
(2)尿糖测定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4)糖化蛋白测定 (5)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和葡萄糖-C肽释放试验 (6)糖尿病急性代谢合并症的实验室检查 |
|
4. 低血糖症的分型及诊断
|
(1)低血糖症概念
(2)空腹型低血糖 (3)餐后低血糖 |
|
5.糖代谢先天性异常
|
(1)糖原代谢异常
(2)糖分解代谢异常 (3)G6PD缺乏 |
三、脂代谢及高脂
血症的检查 |
1.血浆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脂蛋白受体及有关酶类的分类、结构、功能
|
(1)胆固醇、甘油三酯
(2)脂蛋白 (3)载脂蛋白 (4)脂蛋白受体 (5)脂质转运蛋白和脂蛋白代谢的重要酶类 |
|
2.脂蛋白代谢及高脂蛋白血症
|
(1)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低密度、高密度脂蛋白代谢
(2)高脂蛋白血症及其分型 |
|
3.脂蛋白、脂质与载脂蛋白测定方法评价、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
(1)胆固醇、甘油三酯测定
(2)高密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3)载脂蛋白AI、B测定 (4)脂蛋白(a)测定 (5)各种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
四、血浆蛋白质检
查 |
1.主要血浆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功能和临床意义
|
(1)前白蛋白、白蛋白、α2-巨球蛋白、β2-微球蛋白、血红素结合蛋白、转铁蛋白
(2)α1-抗胰蛋白酶、α1-酸性糖蛋白、结合珠蛋白、铜蓝蛋白、C-反应蛋白 (3)免疫球蛋白(详见免疫学检验) |
|
2.血浆蛋白质测定、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
(1)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测定
(2)血清蛋白电泳及在相关疾病时血浆蛋白电脉图谱的主要变化特征 |
|
3.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
(1)概念、种类
(2)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时相反应进程中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
五、诊断酶学
|
1.血清酶
|
(1)分类、生理变异与病理生理机制
(2)酶活性与酶质量测定方法及其评 价 (3)同工酶及其亚型测定的临床意义 |
|
2.常用血清酶及同工酶测定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
(1)肌酸激酶及同工酶和其亚型
(2)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 (3)氨基转移酶及同工酶 (4)碱性磷酸酶及同工酶 (5)γ-谷氨酰基转移酶及同工酶 (6)淀粉酶及同工酶 (7)酸性磷酸酶及同工酶 |
六、体液平衡紊乱
及其检查 |
1.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理论、重要电解质检查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
(1)体液中水、电解质分布及平衡
(2)水、电平衡紊乱 (3)钾、钠、氯测定及方法学评价 |
|
2.血气及酸碱平衡紊乱理论、检查指标、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
(1)血液气体运输与血液pH值
(2)血气分析各种试验指标的定义及其临床意义 (3)酸碱平衡紊乱分类及如何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判断 |
|
3.血气分析技术
|
(1)仪器原理
(2)标本采集和运送 |
七、钙、磷、镁代
谢与微量元素 |
1.钙、磷、镁代谢
|
(1)钙、磷、镁的生理功能
(2)钙、磷、镁代谢及其调节 (3)钙、磷、镁测定的参考值、临床意义及方法评价 |
|
2.微量元素
|
(1)微量元素分布及生理功能
(2)铁、锌、铜、硒、铬、钴、锰、氟、碘的生理作用与代谢 (3)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 |
八、心肌损伤的标
志物 |
1.酶学检查
|
(1)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酶及标志蛋白的动态变化
(2)肌酸激酶及同工酶和同工酶亚型、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检查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方法评价 |
|
2.肌钙蛋白、肌红蛋白检查及BNP/Ntpro-BNP
|
(1)肌钙蛋白T和I的测定及其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2)肌红蛋白测定及其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3)在诊断心肌梗死和进行溶栓治疗时,综合考虑应选择的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4)BNP/Ntpro-BNP临床应用 |
九、肝胆疾病的实
验室检查 |
1.肝胆生化
|
(1) 肝脏的代谢
(2) 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 (3) 胆汁酸代谢紊乱与疾病 (4) 胆红素代谢与黄疸 |
|
2.肝胆疾病的检查
|
(1)酶学检查(ALT、AST、ALP、GGT、 ChE)方法学评价、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2)胆红素代谢产物(血浆总胆红素、结合与未结合胆红素,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和胆汁酸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 (3)肝纤维化标志物(III、IV型胶原等)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4)肝昏迷时的生化变化及血氨测定 |
|
3.肝细胞损伤时的其他有关检查及临床意义
|
(1)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检查
(2)糖代谢异常的检查 (3)脂代谢异常的检查 (4)各种急、慢性肝病时综合考虑应选择的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
十、肾功能及早
期肾损伤的检查 |
1.肾脏的功能
|
(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2)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3)肾小管与集合管的排泄功能 (4)肾功能的调节 |
|
2.肾小球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
(1)内生肌酐清除率和肾小球滤过率计算公式、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和尿酸测定、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2)各试验的灵敏性、特异性、测定方法及评价 |
|
3.肾小管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
(1)有关近端肾小管功能检查的试验
(2)肾浓缩稀释试验 (3)尿渗量与血浆渗量 (4)自由水清除率 (5)各试验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
|
4.早期肾损伤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
(1)尿微量白蛋白及转铁蛋白
(2)尿中有关酶学检查 (3)尿低分子量蛋白 |
|
4.早期肾损伤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
(1)尿微量白蛋白及转铁蛋白
(2)尿中有关酶学检查 (3)尿低分子量蛋白 |
十一、胰腺疾病的检查
|
1.胰腺的功能
|
(1)外分泌功能
(2)外分泌功能在胰腺疾病时的变化 |
|
2.胰腺疾病的检查,方法学评价及其临床意义
|
(1)淀粉酶及其同工酶测定的方法
(2)胰脂肪酶 、胰蛋白酶测定 (3)胰腺功能试验 (4)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诊断 |
十二、 内分泌疾
病的检查 |
1.甲状腺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检查
|
(1)甲状腺激素代谢及其调节
(2)甲状腺功能紊乱与其主要临床生化改变 (3)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相关疾病的实验诊断程序 |
|
2.肾上腺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检查
|
(1)肾上腺激素代谢及其调节
(2)肾上腺功能紊乱与主要临床生化改变 (3)肾上腺髓质激素代谢物测定在嗜铬细胞病诊断中的应用 (4)血、尿中糖皮质激素代谢物测定的临床意义 |
|
3.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检查
|
(1)下丘脑-垂体内分泌激素代谢及其调节
(2)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与临床生化改变 (3)生长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
|
4.性腺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检查
|
(1)性激素的功能及其分泌调节
(2)性激素分泌功能紊乱与临床生化改变 (3)性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相关疾病的实验诊断选择 |
十三、临床化学常
用分析技术 |
1.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方法
|
光谱分析、电泳技术、离心技术、层析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
2.酶和代谢物分析技术
|
(1)酶质量分析技术、原理和应用评价
(2)酶活性测定方法分类、原理、优缺点及应用 (3)工具酶的概念、代谢物测定中常用的指示反应、代谢物测定的方法分类及其特点 |
|
3.临床化学方法的建立
|
(1)方法建立的根据
(2)方法建立的过程 (3)方法的评价 (4)方法建立后的临床观察 |
十四、 临床化学
自动分析仪 |
临床化学自动分析仪
的类型与性能评价 |
(1)临床化学自动分析仪的类型、工作原理、优缺点及性能评价
(2)临床化学自动分析仪的发展方向 |
临床免疫学检验专业
|
||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一、概论
|
1.免疫学简介
|
(1)免疫学概念与免疫应答
(2)免疫组织与器官 (3)免疫细胞 (4)免疫分子 |
|
2.临床免疫学
|
(1)免疫病理与免疫性疾病
(2)移植免疫 (3)肿瘤免疫 (4)感染免疫 |
|
3.临床免疫学与免疫检验
|
(1)免疫学技术的发展
(2)临床免疫学与免疫检验 |
二、抗原抗体反应
|
1.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
(1)抗原抗体结合力
(2)抗原抗体的亲和性和亲和力 (3)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 |
|
2.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
(1)特异性
(2)可逆性 (3)比例性 (4)阶段性 |
|
3.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
(1)反应物自身因素
(2)环境因素 |
|
4.免疫学检测技术的类型
|
|
三、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
|
1.免疫原的制备
|
(1)颗粒性抗原的制备
(2)可溶性抗原的制备和纯化 (3)半抗原性免疫原的制备 |
|
2.抗血清的制备
|
(1)佐剂的种类
(2)佐剂的作用机制 |
|
3.抗体的纯化和鉴定
|
(1)免疫动物的选择
(2)免疫程序 (3)动物采血法 |
|
4.抗血清的鉴定和保存
|
(1)抗血清的鉴定
(2)抗血清的保存 |
|
5.抗血清的纯化
|
(1)特异性IgG抗体
(2)单价特异性抗血清 |
四、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
|
1.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
|
(1)杂交瘤技术
(2)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与冻存 |
|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1)单克隆抗体的产生
(2)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3)单克隆抗体的性质鉴定 (4)单克隆抗体的特性 |
|
3.基因工程抗体制备
|
(1)人源化抗体
(2)小分子抗体 (3)抗体融合蛋白 (4)双特异性抗体 (5)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
|
4.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
(1)检验医学诊断试剂
(2)蛋白质的提纯 (3)小分子抗体的应用 (4)抗体融合蛋白的应用 (5)双特异抗体的应用 (6)抗体库技术的应用和前景 |
五、凝集反应
|
1.凝集反应的特点
|
两时间反应阶段
|
|
2.直接凝集反应
|
玻片凝集及试管凝集试验
|
|
3.间接凝集反应
|
(1)间接凝集反应的类型
(2)间接血凝试验 (3)胶乳凝集试验 (4)明胶凝集试验 (5)间接凝集反应的应用 |
|
4. 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
|
|
5. 抗球蛋白试验
|
|
六、沉淀反应
|
1.沉淀反应的特点
|
|
|
2.液体内沉淀试验
|
(1)絮状沉淀试验
(2)免疫浊度测定 |
|
3.凝胶内沉淀试验
|
(1)单向扩散试验
(2)双向扩散试验 |
|
4.免疫电泳技术
|
(1)对流免疫电泳
(2)火箭免疫电泳 (3)免疫电泳 (4)免疫固定电泳 (5)交叉免疫电泳 |
|
5. 沉淀反应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
|
七、放射免疫技术
|
1.放射免疫技术
|
(1)基本类型及原理
(2)常用的放射性核素 (3) 标记物制备及鉴定 (4) 抗血清鉴定 (5) 方法学评价 |
|
2.放射免疫分析
|
(1)基本原理
(2)实验方法及测定 |
|
3.免疫放射分析
|
(1) 基本原理
(2) IRMA与RIA的比较 |
|
4.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应用
|
|
八、荧光免疫技术
|
1.概述
|
(1)荧光的基本知识
(2)荧光物质 |
|
2.荧光抗体技术
|
(1)荧光抗体的制备
(2)标本的制作 (3) 荧光抗体染色与结果判断 (4) 荧光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
|
3.荧光免疫分析的类型
|
(1)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2)荧光偏振免疫测定 (3) 荧光酶免疫测定 |
|
4.荧光免疫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
(1) 荧光抗体技术的应用
(2) 荧光免疫测定的应用 |
九、酶免疫技术
|
1.酶免疫技术的特点
|
(1)酶和酶作用底物
(2)酶标记抗体或抗原 (3)固相载体 |
|
2.酶免疫技术的分类
|
(1)均相酶免疫测定
(2)异相酶免疫测定 |
|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1)基本原理
(2)方法类型及反应原理 |
|
4. 酶免疫测定的应用
|
|
十、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
1.概 述
|
(1)化学发光
(2)化学发光效率 |
|
2.化学发光剂和标记技术
|
(1)化学发光剂
(2)发光剂的标记技术 |
|
3.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
|
(1)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2)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3)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4) 临床应用 |
十一、生物素-亲合素放大技术
|
1.生物素的理化性质与标记
|
(1)活化生物素
(2)生物素标记蛋白质 |
|
2.亲合素、链霉亲合素的理化性质与标记
|
(1) 亲合素及其活性 (2) 链霉亲合素及其活性 (3) 亲合素(或链酶亲合素)的标记 |
|
3.生物素-亲合素系统的特点
|
(1)灵敏度
(2)特异性 (3)稳定性 (4) 适用性 (5) 其他 |
|
4.生物素-亲合素系统的应用
|
(1)生物素-亲合素系统基本类型及原理
(2)生物素-亲合素系统在酶免疫测定中的应用 (3) 生物素-亲合素系统在荧光免疫技术中的应用 (4) 生物素-亲合素系统在放射免疫测定中的应用 (5) 生物素-亲合素系统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
十二、固相膜免疫测定
|
1.概述
|
(1)常用的固相膜
(2)固相膜的技术要求 |
|
2.免疫金标记技术
|
(1)胶体金的制备
(2)免疫金制备 |
|
3.膜载体免疫测定的种类与原理
|
(1)免疫渗滤试验
(2)免疫层析试验 (3)斑点酶免疫吸附试验 (4)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5) 免疫印迹 (6) 放射免疫沉淀试验 |
十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
1.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概述
|
(1)标本的处理
(2)抗原的保存与修复 (3)抗体的处理与保存 (4)免疫组化的结果判断 (5) 质量控制 |
|
2.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
|
(1)组织处理
(2)荧光抗体的标记及染色 |
|
3.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
(1)组织处理
(2)酶标记抗体免疫组化染色 (3)非标记抗体免疫酶组化染色 (4) 酶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常用的酶及显色底物 |
|
4.亲合组织化学染色
|
(1) 生物素-亲合素法
(2) 葡萄球菌A蛋白法 (3) 凝集素法 (4) 链霉亲合素-生物素法 |
|
5. 免疫标记电镜技术
|
(1) 免疫标记电镜技术的原理
(2) 免疫标记电镜技术的标本制备要求 (3) 常用的免疫标记电镜技术 |
|
6.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应用
|
(1)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临床应用
(2)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拓展 |
十四、免疫细胞的分离及其表面标志检测技术
|
1.免疫细胞的分离
|
(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
(2)淋巴细胞的分离 (3) T细胞和B细胞的分离 (4) T细胞亚群的分离 (5) 不同细胞分离方法的综合评价 (6) 分离细胞的保存及活力测定 |
|
2.淋巴细胞标志及亚群分类
|
(1)T细胞表面标志及亚群
(2)B细胞表面标志 (3)NK细胞表面标志 |
|
3.其它的免疫细胞
|
(1)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2) 树突状细胞 |
|
4. 免疫细胞表面标志的检测及应用
|
(1) 免疫细胞表面标志的检测方法
(2) 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检测的临床意义 |
十五、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
1.淋巴细胞的功能检测
|
(1)T细胞功能检测
(2)B细胞功能检测 (3)NK细胞活性测定 |
|
2.吞噬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
(1)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
(2)巨噬细胞功能检测 |
|
3.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
|
|
十六、细胞因子与细胞粘附因子的测定
|
1.生物学测定方法
|
(1) 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增殖测定法(2) 细胞毒活性测定法
(3) 抗病毒活性测定法 (4) 趋化活性测定法 (5) 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学评价 |
|
2.免疫测定方法
|
(1) ELISA方法
(2) 流式细胞分析法 (3)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4) 免疫学测定方法学评价 |
|
3.细胞因子与细胞粘附分子测定的临床应用
|
(1) 临床应用原则
(2) 特定疾病诊断的辅助指标 (3) 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 |
十七、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应用
|
1.概述
|
(1)工作原理
(2)散射光的测定 (3)荧光测量 (4)细胞分选原理 |
|
2.数据的显示与分析
|
(1)参数
(2)数据显示方式 (3)设门分析技术 |
|
3.流式细胞仪免疫分析的技术要求
|
(1)免疫检测样品制备
(2)免疫分析中常用的荧光染料与标记染色 (3)免疫胶乳颗粒的应用 (4) 流式细胞免疫学技术的质量控制 |
|
4.流式细胞术在免疫学检查中的应用
|
(1)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析
(2)淋巴细胞功能分析 (3) 淋巴造血系统分化抗原及白血病免疫分型 (4) 肿瘤耐药相关蛋白分析 (5) AIDS病检测中的应用 (6) 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HLA抗原分析 (7) 移植免疫中的应用 |
十八、体液免疫球蛋白测定
|
1.血清IgG、IgA、IgM 测定
|
(1)血清IgG、IgA、IgM测定
(2)血清IgG、IgA、IgM测定的临床意义 |
|
2.血清IgD和IgE测定
|
(1)IgD测定及临床意义
(2)IgE测定及临床意义 |
|
3. 尿液及脑脊液Ig测定
|
(1) 尿液Ig测定及临床意义
(2) 脑脊液Ig测定及临床意义 |
|
4. 血清IgG亚类测定及临床意义
|
|
|
5. M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
|
|
6. 轻链测定及临床意义
|
|
|
7. 冷球蛋白的检测
|
|
十九、补体检测及应用
|
1.概述
|
(1)补体成分的含量与理化特性
(2)补体的活化途径 |
|
2.补体总活性测定
|
|
|
3.单个补体成分的测定
|
(1)免疫溶血法
(2)免疫化学法 |
|
4.补体结合试验
|
(1) 试验原理
(2) 试验方法 (3) 方法评价 |
|
5. 补体受体的测定
|
|
|
6. 补体测定的应用
|
|
二十、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
|
1.自动化免疫浊度分析系统
|
(1)免疫透射比浊法
(2)免疫胶乳比浊法 (3)免疫散射比浊法 (4) 免疫比浊分析的影响因素和临床应用 |
|
2.自动化发光免疫分析系统
|
(1)吖啶酯标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2) 酶联发光免疫分析仪 (3)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4) 在临床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
|
3.自动化荧光免疫分析系统
|
(1)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
(2)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 |
|
4.自动化酶联免疫分析系统
|
|
二十一、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保证
|
1.概述
|
(1)与质量保证相关的定义
(2)实验方法诊断效率评价 |
|
2.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原则
|
(1)标本的正确收集及处理
(2)标准化操作及流程 (3)标准品和质控品的应用 (4)实验室的环境、设施和设备 |
|
3. 质量保证、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之间的关系
|
|
|
4. 常用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
|
(1) 免疫检验质量控制中常用统计学方法的选择
(2) 定性免疫检验 (3) 定量免疫检验 (4) 半定量免疫检验 |
|
5. 免疫检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数据处理
|
(1) 室内质控数据的评价和管理
(2) 室内质控的局限性 (3) 免疫检验质量保证的意义 |
二十二、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
|
1.细菌感染的免疫检测
|
(1)链球菌感染
(2) 伤寒沙门氏菌感染 (3)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
|
2.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检测
|
(1)深部真菌感染
(2)类真菌感染 |
|
3.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检测
|
(1) 流感病毒感染
(2) 轮状病毒感染 (3) 肝炎病毒感染 (4) 冠状病毒感染 |
|
4.先天性感染的免疫检测
|
(1)弓形虫感染
(2)风疹病毒感染 (3)巨细胞病毒感染 (4)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
|
5.寄生虫感染的免疫检测
|
(1)疟原虫感染
(2)血吸虫感染 (3)丝虫感染 (4)华支睾吸虫感染 (5)猪囊尾蚴感染 |
二十三、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免疫学检测
|
1.I型超敏反应
|
(1)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2)常见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3) I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 |
|
2.II型超敏反应
|
(1)I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2)常见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3)II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 |
|
3.III型超敏反应
|
(1)II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2)常见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3)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 |
|
4.IV型超敏反应
|
(1)IV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2)常见IV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3)IV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 |
二十四、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
1.概 述
|
(1)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
(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共同特征 |
|
2.自身免疫疾病与免疫损伤
|
(1)自身抗原
(2)免疫调节异常 (3)遗传因素 |
|
3.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1)由Ⅱ型超敏反应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2)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3)T细胞对自身抗原应答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
4.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自身抗体检测
|
(1)自身抗体的特性
(2)抗核抗体的检测与应用 (3)抗ENA抗体谱的检测与应用 (4)与小血管炎相关的自身抗体检测与应用 (5)与RA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应用 (6)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应用 (7) 与桥本甲状腺炎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应用 (8) 与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应用 |
|
5. 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
(1)自身抗体检测的一般原则
(2)实验室方法的选择及结果的确认 |
|
6.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实验检测
|
(1)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2)淋巴细胞检测及临床意义 (3)细胞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 (4)循环免役复合物检测及临床意义 |
二十五、免疫增生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
1.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性疾病的概念及分类
|
|
2.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
|
(1)浆细胞异常增殖
(2)正常体液免疫抑制 (3)异常免疫球蛋白增殖所造成的病理损伤 (4) 溶骨性病变 |
|
3.常见免疫球蛋白增殖病
|
(1)多发性骨髓瘤
(2)巨球蛋白血症 (3)重链病 (4) 轻链病 (5) 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 |
|
4.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常用的免疫检测
|
(1)血清区带电泳
(2)免疫电泳 (3)免疫固定电泳 (4) 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 |
|
5.异常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
(1)M蛋白的检测
(2)尿液轻链蛋白的检测 (3)异常免疫球蛋白检测的实验应用原则 |
|
二十六、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其免疫检验
|
1.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和特点
|
(1) 免疫缺陷病分类
(2) 免疫缺陷病的特点 熟练掌握 |
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
(1)原发性B细胞缺陷
(2)原发性T细胞缺陷 (3)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4) 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 (5) 原发性补体系统缺陷 |
|
3.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
(1)继发性免疫缺陷的常见原因
(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
4.免疫缺陷病检验
|
(1) B细胞缺陷的检测
(2) T细胞缺陷的检测 (3) 吞噬细胞缺陷的检测 (4) 补体系统缺陷的检测 (5)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检测 |
|
二十七、肿瘤免疫与免疫学检验
|
1.肿瘤抗原
|
(1)根据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分类
(2)根据肿瘤抗原产生机制分类 |
2.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学效应机制
|
(1)抗肿瘤的细胞免疫机制
(2)抗肿瘤的体液免疫机制 |
|
3.肿瘤免疫学检验
|
(1)肿瘤标志物
(2)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
二十八、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
|
1.引起排斥反应的靶抗原
|
(1)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2) 其他组织相容性抗原 |
2.排斥反应的种类及发生机制
|
(1)超急性排斥反应
(2)急性排斥反应 (3)慢性排斥反应 (4)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
|
3.HLA分型
|
(1)血清学分型法
(2)细胞学分型法 (3)分子生物学分型法 |
|
4.常见的组织或器官移植
|
(1) 肾脏移植
(2) 肝脏移植 (3) 心脏移植与心肺联合移植 (4) 骨髓与其它来源的干细胞移植 |
|
5.排斥反应的预防与治疗
|
(1)组织配型
(2)移植物与受体的预处理 (3)免疫抑制措施 |
|
6.排斥反应的免疫监测
|
(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2)尿微量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3)急性时相反应物质检测的临床意义 (4)免疫抑制剂体内药物浓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专业
|
||
单元
|
细目
|
要点
|
一、绪论
|
1. 微生物、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
|
(1)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
(2)微生物的分类 (3)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概念 |
2. 临床微生物学的性质、任务及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
|
(1概念
(2)性质和任务 (3)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思路与原则 |
|
3. 感染性疾病和临床微生物学的现状、发展和展望
|
现状、发展和展望
|
|
二、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
1. 细菌的形态结构概述
|
(1)细菌的大小、形态与排列
(2)细菌的细胞结构 |
2. 细胞壁
|
(1)肽聚糖结构
(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 (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 (4)细胞壁缺陷型细菌(细菌L型) |
|
3. 细胞膜
|
(1)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2)中介体 |
|
4. 细胞质
|
(1)细胞质的结构与功能
(2)内含体 (3)核糖体 (4)质粒 |
|
5. 核质
|
(1)结构与组成
(2)功能 |
|
6. 细胞壁外部结构
|
(1)荚膜和黏液层
(2)菌毛和性菌毛 (3)鞭毛 |
|
7. 芽胞
|
(1)形成与特性
(2)功能 |
|
三、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
|
1. 细菌的生理
|
(1)细菌的化学组成
(2)细菌的物理性状 (3)细菌的代谢 (4)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5)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
2.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
(1)细菌的遗传物质
(2)细菌的变异 |
|
四、细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
1.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原则
|
(1)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2)标本的处理 |
2. 细菌形态学检查
|
(1)不染色标本
(2)染色标本 |
|
3. 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
|
(1)培养基的种类和选择
(2)分离培养 (3)生化反应 (4)鉴定 |
|
4. 细菌的非培养检测方法
|
(1)免疫学检测
(2)分子生物学检测 (3)细菌毒素检测 (4)动物实验 |
|
五、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
1. 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
(1)抗菌药物的选择
(2)纸片扩散法 (3)稀释法 (4)E试验法 (5)联合药物敏感试验 |
2. 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
|
(1)抗分枝杆菌药物
(2)结核分枝杆菌体外药敏试验 (2)快速生长的分枝杆菌体外药敏试验 |
|
3. 厌氧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
(1)培养基
(2)抗菌药物 (3)方法 (4)质控菌株 |
|
六、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
1. 概述
|
(1)基本概念
(2)分类等级 (3)命名法 |
2. 细菌的分类方法
|
(1)生物学特性分类法
(2)遗传学分类法 |
|
3. 细菌分类命名系统
|
(1)细菌分类系统概述
(2)伯杰细菌分类系统 |
|
七、革兰阳性球菌
|
1. 葡萄球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2. 链球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3. 肠球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八、革兰阴性球菌
|
1. 奈瑟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2. 卡他莫拉菌
|
临床意义和微生物学检验
|
|
九、 肠杆菌科
|
1. 概述
|
(1)分类与命名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2. 大肠埃希菌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3. 沙门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4. 志贺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5. 耶尔森菌属
|
(1)分类
(2)鼠疫耶尔森菌 (3)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4)假结核耶尔森菌 (5)其他耶尔森菌 |
|
6. 枸橼酸杆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7. 克雷伯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8. 肠杆菌属、泛菌属、哈夫尼菌属
|
(1)肠杆菌属
(2)泛菌属 (3)哈夫尼菌属 |
|
9. 沙雷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10. 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菌属、摩根菌属
|
(1)变形杆菌属
(2)普罗威登菌属 (3)摩根菌属 |
|
十、不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
1. 假单胞菌属
|
(1)概述
(2)铜绿假单胞菌 (3)马勒伯克霍尔德菌与伪马勒伯克霍尔德菌 (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5)临床常见的其他假单胞菌 |
2. 不动杆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3. 产碱杆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4. 黄杆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5. 莫拉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6. 军团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十一、其他革兰阴性杆菌
|
1. 嗜血杆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2. 鲍特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3. 布鲁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4. 巴斯德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5. 弗朗西斯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十二、弧菌科
|
1. 弧菌属
|
(1)霍乱弧菌
(2)副溶血性弧菌 (3)其他弧菌 |
2. 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
|
(1)气单胞菌属
(2)邻单胞菌属 |
|
十三、弯曲菌与螺杆菌
|
1. 弯曲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2. 螺杆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十四、需氧革兰阳性杆菌
|
1. 炭疽芽胞杆菌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2. 蜡样芽胞杆菌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3. 产单核李斯特菌和红斑丹毒丝菌
|
(1)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2)红斑丹毒丝菌 |
|
4. 阴道加特纳菌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十五、棒状杆菌属
|
1. 白喉棒状杆菌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2. 类白喉棒状杆菌
|
(1)假白喉棒状杆菌
(2)结膜干燥棒状杆菌 (3)化脓棒状杆菌 (4)溃疡棒状杆菌 (5)假结核棒状杆菌 (6)溶血棒状杆菌 (7)杰克群棒状杆菌 |
|
十六、分枝杆菌属
|
1. 结核分枝杆菌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2. 非典型分枝杆菌
|
(1)光产色分枝杆菌
(2)暗产色分枝杆菌 (3)不产色分枝杆菌 (4)迅速生长分枝杆菌 |
|
3. 麻风分枝杆菌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十七、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
1. 放线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2. 诺卡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十八、厌氧菌
|
1. 概述
|
(1)厌氧菌的概念、种类与分类
(2)临床意义 |
2. 厌氧菌的检验
|
(1)标本采信与运送
(2)检验程序 (3)检验方法 |
|
3. 厌氧球菌
|
(1)消化球菌属
(2)消化链球菌属 (3)韦荣球菌属 |
|
4. 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
(1)类杆菌属
(2)普雷沃菌属 (3)紫单胞菌属 (4)梭杆菌属 |
|
5. 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
(1)丙酸杆菌属
(2)优杆菌属 (3)双歧杆菌属 (4)乳杆菌属 |
|
6. 梭状芽胞杆菌
|
(1)破伤风梭菌
(2)产气荚膜梭菌 (3)肉毒梭菌 (4)艰难梭菌 |
|
十九、螺旋体
|
1. 分类与命名
|
分类与命名
|
2. 钩端螺旋体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3. 疏螺旋体
|
(1)伯氏疏螺旋体
(2)回归热疏螺旋体 (3)奋森疏螺旋体 |
|
4. 密螺旋体
|
(1)梅毒螺旋体
(2)其他密螺旋体 |
|
二十、支原体
|
1. 分类与命名
|
分类与命名
|
2. 肺炎支原体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3. 溶脲脲原体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4. 人型支原体
|
生物学特性
|
|
5. 穿通支原体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二十一、衣原体
|
1. 分类与命名
|
分类与命名
|
2. 沙眼衣原体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3. 鹦鹉热衣原体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4. 肺炎衣原体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二十二、立克次体
|
1. 分类与命名
|
分类与命名
|
2.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3. 恙虫病立克次体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4. 贝纳柯克斯体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5. 埃立克体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6. 汉赛巴通体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二十三、真菌学总论
|
1. 分类与命名
|
(1)分类
(2)命名 |
2. 生物学性状
|
(1)形态特性
(2)培养特性 |
|
3. 真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
(1)标本采集和检验流程
(2)直接检查 (3)分离培养 (4)鉴定 (5)药敏试验 (6)其他非培养检测技术 |
|
二十四、浅部感染真菌
|
1. 毛癣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2. 表皮癣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3. 小孢子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4. 其他浅部真菌
|
(1)糠秕马拉色菌
(2)着色真菌 (3)孢子丝菌 |
|
二十五、深部感染真菌
|
1. 假丝酵母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2. 隐球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3. 曲霉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4. 组织胞浆菌属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5. 卡氏肺孢菌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6. 毛霉目真菌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7. 马内菲青霉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8. 镰刀菌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二十六、病毒学总论
|
1. 病毒的基本特性
|
(1)形态、结构和组成
(2)病毒的增殖 (3)病毒的遗传和变异 |
2. 分类与命名
|
(1)分类根据与原则
(2)病毒分类系统和命名 |
|
3. 病毒感染的检验技术和方法
|
(1)标本的采集、运送和处理
(2)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3)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
|
二十七、呼吸道病毒
|
1. 流行性感冒病毒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2. SARS冠状病毒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3. 禽流感病毒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4. 副黏病毒科
|
(1)麻疹病毒
(2)腮腺炎病毒 (3)副流感病毒 (4)呼吸道合胞病毒 |
|
5. 其他呼吸道病毒
|
(1)腺病毒
(2)风疹病毒 (3)鼻病毒、冠状病毒、呼肠病毒 |
|
二十八、肠道病毒
|
1. 脊髓灰质炎病毒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2. 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3. 新型肠道病毒
|
(1)肠道病毒70型
(2)肠道病毒71型 |
|
二十九、肝炎病毒
|
1. 甲型肝炎病毒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2. 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
|
(1)乙型肝炎病毒
(2)丁型肝炎病毒 |
|
3. 丙型肝炎病毒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4. 戊型肝炎病毒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5. 其他肝炎病毒
|
(1)庚型肝炎病毒
(2)输血传播病毒 |
|
三十、疱疹病毒
|
1. 单纯疱疹病毒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2.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3. 人巨细胞病毒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4. EB病毒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5. 人疱疹病毒6、7、8型
|
(1)人疱疹病毒6型
(2)人疱疹病毒7型 (3)人疱疹病毒8型 |
|
三十一、黄病毒
|
1.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2. 登革病毒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3. 森林脑炎病毒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三十二、反转录病毒
|
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2. 人类嗜T细胞病毒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三十三、其他病毒、朊粒
|
1. 轮状病毒
|
(1)分类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2. 狂犬病病毒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3. 人乳头瘤病毒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4. 细小病毒B19
|
(1)临床意义
(2)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学检验 |
|
5. 朊粒
|
(1)分类与命名
(2)临床意义 (3)生物学特性 (4)微生物学检验 |
|
三十四、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
1. 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
(1)危险度评估
(2)生物安全基本设备 (3)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
2. 生物安全保障与生物恐怖
|
(1)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
(2)生物恐怖 |
|
3. 生物安全技术
|
(1)实验室技术
(2)意外事故的处理 (3)感染性废弃物的处理 (4)感染性物质的运输 |
|
三十五、消毒灭菌和医院感染
|
1. 消毒与灭菌
|
(1)概念
(2)消毒灭菌技术 (3)消毒灭菌效果评估 |
2. 医院感染
|
(1)医院感染病原体
(2)常见的医院感染 (3)医院感染流行病学 (4)医院感染调查 |
|
三十六、细菌耐药性检测
|
1. 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
(1)青霉素类
(2)头孢菌素类 (3)其他β内酰胺类 (4)氨基糖苷类 (5)喹诺酮类 (6)大环内酯类 (7)糖肽类 (8)磺胺类 (9)四环素、氯霉素、林可霉素类 (10)合成的抗菌药物 |
2.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
(1)产生药物灭活酶
(2)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3)抗菌药物渗透障碍 (4)药物的主动转运系统 |
|
3. 细菌耐药性的检测
|
(1)耐药表型检测
(2)耐药基因型检测 |
|
三十七、微生物自动化检测
|
1. 微生物自动培养系统
|
(1)自动血培养检测系统
(2)自动分枝杆菌检测系统 |
2. 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
|
(1)原理
(2)基本结构与性能 (3)工作流程和操作要点 |
|
3. 自动药敏检测系统
|
(1)微量稀释法试验系统
(2)纸片扩散法阅读系统 |
|
三十八、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保证
|
1. 检验前质量保证
|
(1)检验申请
(2)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
2. 检验中质量保证
|
(1)人员
(2)试剂 (3)培养基 (4)设备 (5)检验过程 |
|
3. 检验后质量保证
|
(1)检验结果的评审与报告
(2)标本的处置 |
|
三十九、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
|
1. 血液
|
(1)标本采集
(2)血液标本中常见的病原体 (3)临床意义 |
2. 脑脊液
|
(1)标本采集
(2)脑脊液标本中常见的病原体 (3)临床意义 |
|
3. 脓液
|
(1)标本采集
(2)脓液标本中常见的病原体 (3)临床意义 |
|
4. 痰液
|
(1)标本采集
(2)痰液标本中常见的病原体 (3)临床意义 |
|
5. 粪便
|
(1)标本采集
(2)粪便标本中常见的病原体 (3)临床意义 |
|
6. 尿液
|
(1)标本采集
(2)尿液标本中常见的病原体 (3)临床意义 |
|
7. 生殖道标本
|
(1)标本采集
(2)生殖道标本中常见的病原体 (3)临床意义 |
小儿推拿保健师
¥3980起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