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地区动态
首页 > 住院医师规范化 > 政策解析 > 正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医生的双面人生

日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医生的双面人生”正式发布了,为方便大家查看,医学教育网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以下信息,详细内容如下:

日前,一位规培生给国家卫生计生委写来一封信。刚刚从医学院毕业的他,在四川某地区一家三甲医院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家医院在当地群众中口碑很好,但规培医生却没有专职的老师带教,查房时教授不提问、不讲解,只说处理意见,“剩下的就是干活”。有时人手不够时,规培医生甚至要做巡回护士的工作,稍不注意就会被骂,感觉自己成了廉价劳动力,也没能真正学到东西。

——这或许是当前大多数规培生面临的境况,他们在医院可谓是“最底层员工”,待遇低,还无法得到正规培训。待遇低、培训不规范,这两个影响规培工作的最关键因素将在国家规培制度中得到规避与解决。

8月2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公布中央财政对规培生每人每年3万元的经费支持、缩减规培基地的消息。本期我们以两个规培生的故事,展示不一样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给规培生们带来的不一样人生经历。

人物介绍

A面

孔某(化名)是北京郊区一家二甲医院的影像科医生,就在去年10月,

他完成了规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回到自己的医院,开始做一名真正的影像科医生。他的培训经历只是全国大部分规培生的缩影。

B面

周某是正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一名急诊科医师。规培工作的上海模式一直被外界称之为“标杆”,就连此次国家卫生计生委重新铺开的规培工作,也有不少上海模式的影子。

上下班

A面  本地人压力也不小

孔某所在的培训基地是北京一家有名的三甲综合医院,通过网上报名,基地遴选,最终才来到这里。用孔某自己的话说,“就像高考报志愿一样。”但三年的培训下来,并没有让孔某觉得爽快。

也许孔某算是幸运的,因为他自己就是北京人,省去了很大一部分租房的费用支出,但即便如此,孔某的日子过得也并不舒服。

孔某家住郊区,而培训基地在市区。每天早上,他必须赶最早一班5:50发车的公交才能准时到达培训基地。从早上8:00到下午5:30,一天的工作紧张而繁忙。每天回家,即使下午5:30准时从基地出发,运气好时能在晚上8:00之前到家,多半到家都是在8:00以后了,因为北京的交通实在太“凶猛”。

B面  医院解决了后顾之忧

周与华的规培已经进入到第三年,明年7月即将结束。

周与华是上海人,住宿不成问题,但医院也为外地规培医生的住宿提供了便利。非上海的规培医生住在医师公寓。“虽然每个月也要缴纳一千多的房租,但在医院附近,相同条件的房间没有三四千是租不下来的。医师公寓里,两三人一个套间,有自己独立的卧室,还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

周与华早上7点半上班,接救护车,如果是外科的患者就分诊,内科的就自己看。抢救室分日班和夜班,日班近14个小时,压力比较大。夜班10个半小时(21:00-7:30),大家轮流上岗。

培训经历

A面  关键技术不能上手

在孔某看来,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和来到这里进修的低年资医师一样,做的都是同样的工作。每天早上开集体早会,高年资医生对大家前一天所写的报告进行集体审核,并对疑难病例进行集体讨论。偶尔也会有一些由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开设的专门课程,但时间并不定期。

“在这里没有固定的带教老师,如果你不去问,没有人会给你讲,感觉很被动。更为郁闷的是,像‘胃肠造影’这些在一线需要和患者直接接触的工作,科里是不允许规培医生上手的。”培训完成后的考核中,有一项实际操作的考核就是“胃肠造影”,因为在培训中孔某并没有做过,也就自然“饮恨江湖”了。直至第二年的考核孔某才顺利通过。

在孔某看来,自己仅仅是培训基地的廉价劳动力。在影像科有一套近乎于平均分配的系统,因此包括规培医师、进修医师以及本院医师在内的所有医师,分配到的工作量基本是一致的,但待遇上却有着天壤之别。

B面  培训效果超出预期

周与华向记者介绍道:“学得最多的还是在平常的查房过程中,上级医生会教给我们很多思路。”比如在肾内科,单纯的肾脏疾病很少,很多都是累积肾脏病。在肾脏内科会学到很多诊断思路,虽然都是以肾脏损伤为主要表现,但可以通过这个线索找到很多相关疾病,这对于急诊科非常重要。“而外科只要自己要求去实操,没有人拦着,有难度的操作除外。”

在周与华看来,急诊科轮转非常全面,基本每个涉及的临床科室都需要轮转。当然例如心内科、呼吸科、普外科这样的重点科室可能就要相对长的轮转时间,这样对轮转科室工作、知识点的把握才会比较全面。“培训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期。”两年前,周与华可以说对临床非常陌生,但经过轮转之后,作为一名急诊医生,常规操作已经没有问题了。

除了技术方面,带教老师还很注重规培医师的思想。在周与华的印象中,老师常说,医生和学生是有区别的,如果承担不起医疗责任,那么将长时间处于学生的阶段,成长起来也会很慢。很多时候都需要自己主动去要求。

收入

A面  很多人还要往里搭钱

在规培期间,孔某的收入由以下三部分构成:第一是自己所在医院的工资1800元;第二是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的补助,三年的培训分别是第一年每月500元,第二年600元,第三年700元,但孔某所拿到的三年都是每月500元;第三,有些基地还会为规培医师发放奖金,但孔某所在的基地却没有。故此,三年中,孔某每个月的收入都是固定的2300元,并且单位不提供住宿以及餐费补助。

“我原本就是北京人,虽然上下班辛苦些,但至少还有个住的地方,这就省去了很大一笔支出。那些外地的规培医师可就惨了,在北京城区合租一个单间都要在2000元左右,再加上每天的吃喝,很多人还要往里搭钱。”

B面  生活没有问题

我现在的收入平时过日子足够了。”就目前规培阶段的待遇而言,周与华还算满意,“第一年比较痛苦,一个月拿到手2500元左右,再加上高温费等福利补贴,一年的收入在5万元左右。之后每年的增幅大概是30%,到了第三年已经基本上是第一年的两倍了,5000元左右,过年节费、年终奖等福利也和本院职工别无二致,年收入大概在8~9万元。”

能拿到这样的收入,与国内其他地区的规培医师相比,算是相当可观的了,用周与华自己的话来说,“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期待

A面  期待监督措施将政策落实到位

得知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开展的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相关情况,对于国家给予住院医师每人每年3万元的财政支持的政策,孔某甚为感慨,“哎呀!没赶上啊!”但孔某同样向记者述说了自己的想法:“国家有财政支持固然是好事,但只有真正发到规培医生手中,那才是属于规培医生的。因为钱是给到基地的,基地是否会按照规定下发,就要有强有力的监督作为支撑才行,否则很难落实。”

B面  规培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周与华看来,基地缩减体现了国家注重培养的质量,“三甲医院能看到的疾病种类非常多,病情的严重程度也完全不一样,这个平台自然是越高越好。”

“对于学习的质量,要保证每名规培医师都有很高的水平是不现实的。很多时候还是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如果这个平台足够高、培训足够规范,那么经过三年的培训后,规培医师的层次也是不一样的,能力绝对要出众得多。”周与华希望,更多的规培生能像他那样,享受到“上海模式”所带来的福利。

以上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医生的双面人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解更多更新更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请点击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考试题库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考之星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