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内科 > 正文

窦性心律不齐--中医内科

窦性心律不齐是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可能会涉及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您搜集整理如下:

窦性心律不齐是窦性周期长短不一,最长周期减去最短周期其差超过120毫秒,窦性心律不齐常见于年轻人,尤其是心率较慢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时(例如服洋地黄或吗啡之后)。窦性心律不齐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症状表现:窦性心律不齐很少出现症状,但有时两次心搏之间相差较长时,可致心悸感。

诊断依据:

1.心电图上心律是窦性心律,即P波是窦性P波。

2.同一导联最长P-P间隔与最短P-P间隔之差大于120毫秒。

治疗:窦性心律不齐本身一般不必治疗。活动后心率增快则消失。

预防常识:窦性心律不齐常见于年轻人,通常不必治疗,活动后心率增快则消失。对有症状者使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