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的发生,外因为感受风邪、水湿或疮毒入侵,内因主要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由于小儿感受风热、风寒,或患乳蛾、丹痧、疮疡病后,加之禀赋不足或素体差异,内、外因相合导致水液代谢异常,水湿潴留发为水肿。.
感受风邪风为百病之长,常兼夹热、寒、湿邪,从口鼻或皮毛侵犯肺经,使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失职,风遏水阻,不能下输膀胱,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发为水肿,是为“风水”。
湿热内侵肌肤患有疮疡疖痈、丹痧疹毒,由风毒则内归于肺,由湿毒则内归于脾。风湿热毒外袭肌表,内归肺脾,肺失通调,脾失运化,水湿内停,泛溢肌肤,引起水肿。肺脾气虚肺脾不足,亦是发生水肿的重要因素。盖肺为水之上源,有通调水道之功,且水由气化,气行则水行;脾为土脏居中焦,有运化水湿之能,为水之堤防,脾健则水湿自能运化。小儿有肺常不足、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若素体不足,肺虚通调失职,气不化水,脾虚运化失权,土不制水,以致水不归经而横溢肌肤,产生水肿。
脾肾阳虚肾为水脏,与膀胱互为表里,为水之下源,主温煦和蒸化水液。若小儿素体不足,肾常虚,或水湿内侵,影响脾阳运化,脾虚及肾,命门火衰,无以温化水湿从膀胱而去,所谓关门不利则聚水发生水肿,是为阴水。
在本病的发展过程中,若水气内盛,上逆凌心射肺,产生心悸、气急暴喘;或邪毒逆陷心肝,出现昏迷、抽搐;甚则水毒闭阻,上则头痛呕恶、口中气秽,下则尿少尿闭,以致神昏、惊厥。此三者均为水肿之危重变证,多见于阳水,水毒内闭则也见于阴水后期。
综上所述,外感风邪,内传于肺,或疮毒入侵,内归肺脾,多见于阳水;若阳水日久,损伤肺脾,则由实转虚,肺脾气虚;或禀赋不足,脾肾阳虚,则多见于阴水。不论阳水、阴水,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脾、肾,变证可涉及心肝。其病机可概括为“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